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余烬 > 第五十八章 帝心

第五十八章 帝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此事,朕不过是想问问而已,高卿不必紧张,还是说回刘稷吧。”李隆基拿着那份军报,以及奏疏,放在眼前。

“他当真只有十六岁?”

“回陛下,确实如此。”高仙芝本能感到,天子并没有释疑,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霍去病初阵时,也就这么大吧。”

接下来,李隆基的话让他吃了一惊,赶紧谦逊地解释道。

“刘稷?”

李隆基喃喃地念着这个陌生的名字,手上拿着一份详细的军报,是由三个节帅联名所呈上来的,那已经是三个月前的事了。

而知道这个名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则是来自于封常清的奏疏,里面几乎有一半以上的篇幅都提到了,不得不让他关注有加。

为了避免偏听偏信,他没有直接将封常清召来,而是暗示了一下高仙芝,后者自然会知道怎么做。

一天之后,高仙芝便向他禀报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比奏疏上那些描述,还要来得震撼,然而他关注到的是另一个细节。

“他十五就从军了,不过首战因为臣的关系,侥幸生还。”

“安西镇中使李静忠,缘何会死在吐蕃人的城中?”

这个问题十分尖锐,高仙芝也无法马上回答,只能用上他们一致的说法,但显然,天子并不怎么相信那个说法。

一镇中使便是天子耳目,李隆基之所以疑心也在于此,如果李静忠还活着,他的密奏肯定一早就送进来了,两相对比真相便不难得知,但问题就在这里,他死了。

一个没有统兵之权的阉人,会冒险深入敌境建什么奇功?很难让人信服,因为哪怕他成功了,也不会像普通臣子那样加官晋爵,说不定还会被怀疑,中使的作用就是监军,这一点谁人不知。

“吐蕃赞普就在城中,臣以为,不妨去向他们求证,或许会解陛下之惑。”高仙芝提出了自己的办法,李隆基不置可否地摆摆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