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逆子乱臣 > 第八章 发现矛盾

第八章 发现矛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正因为意识到这一点,大家对许惊鸿这个带着大家一起走上如此康庄大道的首领就更是钦佩和感激了,大家都在心里打定了主意,此生一定要和他并肩作战,永不言弃因为大家知道,只要追随许惊鸿左右,好处一定会更多,或许再进一步也不是什么空想。

而更让京中官民感到这个国安司不简单的,还有它那块高高悬挂在正门处的黑亮牌匾。那块两丈许长,八尺宽的牌匾通体墨黑,乃是上等的铁木所制,上面所刻“国安司”三字则是其艳如血,正与他们下面的人手的衣着暗合,却是由当今天子御笔亲题。只此一块牌匾,就体现出国安司是多么得到皇帝的重视了。

而在开衙当天,更有许多京中贵人前来道贺,无论是吕家这样的世家,还是太子、雍王这样现在于朝中有着极强势力的新贵,都在这个时候展现出了他们对国安司的友好。可以说,大宋立国二百来年,还没有哪一处衙门能象今日之国安司般风光无限了。

但在这风光的背后,却也有着寻常人所不知道的种种矛盾,只是碍于如今国安司新立,正是喜庆的时候,一些矛盾才没有表面化。

而矛盾的根源,自然是在纡尊降贵,亲自赶来道贺的太子和雍王之间的。其实以他们的身份,本来是不必出现在国安司的开衙大礼之上的,可为了能够招揽许惊鸿这样的新生势力成为自己人,他二人还是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了典礼之上。

逆子乱臣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

强烈推荐:

();一系列的想法的确不错,不过许惊鸿暂时却无法将之付诸行动,因为他还有更要紧的事情需要在短时间里做成,那就是国安司衙门重新在大梁城中立起来。虽然早朝时已经通过了再立国安司的决定,可一个衙门想开衙建府还是有着方方面面的事情需要打点的,所以近几日里,他还是在忙着于兵部和吏部两面跑。

将一个边关的守军变为京里的官员,其中的手续还是颇为麻烦的。好在许惊鸿如今在朝廷里深得皇帝的器重,再加上几位王爷都想将这个人拉为己用,所以在一切事务上倒是没有人敢为难,所以短短的五六日间,一切就都得到了落实。

刚开始的时候,双方还是有些克制的,毕竟他们谁都不想把矛盾公开化,所以两兄弟在见到对方时,也是谈笑自如,外人都看不出他们已经为皇位的继承权争得不可开交了。但在吕家的人突然出现后,情况就发生了转变,因为来的不是旁人,正是吕家少爷,如今位列户部侍郎的吕少群。

吕家这段时间在京城里很是低调,同时也不敢得罪任何一个人,为的就是能保住现在的地位。自从见到五大家的突然没落之后,他们便已经明显发现世家执政的以往已一去不复还了,要想保住自身,就必须不引起任何的风波。

可有时候麻烦还是会自己找上门来的,吕少群就任户部侍郎才没几日呢,雍王和太子就先后与之接触,明里暗里进行招揽了。这让本来抱着独善其身的吕家很是为难,他们谁都不想得罪,自然是谁都没有答应,只有先拖一日算一日了。

而今天,国安司衙门再立,为了和许惊鸿这个朝中红人搞好关系,他们也不会遗漏,只是吕中和的身份敏感,才由吕少群这个吕家如今的第二号任务代表了。可他却没有想到,在这里竟也会遇到太子和雍王这两个已经斗红了眼的家伙。

这样,在阳春三月的第五天里,已经关闭了数月的国安司就再次开门了。而这一次国安司的再立比之之前可更上一层了,不但所在的范围得到了扩张——除了原有的那几亩地外,还向左右扩出不少,使得衙门更加的气派,而且人员上也得到了质的提升。

之前的国安司,虽然也多十由兵卒组成,可他们却多是京中巡城营的人,不说战斗力,光是对许惊鸿的忠诚就有问题。可如今在其麾下的都是当初西南或是北疆随他一起征战多时的老属下,自然更加贴心了。

另外,就是他们终于有了统一的服饰,这也是许惊鸿从户部要来的。每个国安司的人都穿着一身黑色的劲装,再加上背上所披的一领血红色的斗篷,登时就展现出了一股子肃杀之气,国安司的威风也就显露出来了。而他们的兵器也是清一色的长身战刀,既可近身厮杀,远攻也无碍,可以说是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而让一众兄弟更加高兴的,则是他们也都有了一定的品级。这次国安司被定为二品的衙门,除了许惊鸿这个都司之外,自然还有一众品级不低的下属官员。其中,苟十八——也就是老狗,被封为了四品的副都司,而熊庚的身份也是一般,只是他的职位是武攻分司的千户官,负责的正是对某些敌人的攻击事宜,正合了他的性格。

另外,毛顺这样的善于追踪和侦察的人也有了自己发挥所长的部门——情报司,他自然便是这一分司的千户官了。另外一些随许惊鸿多时,又有着一定本领的兄弟,也一一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官职。虽然现在他们中不少都只是五品下的官位,但比起那些拼杀了一辈子,最终只在七八品间徘徊的寻常士卒来说,他们实在是太幸运了。因为这些官职都是实实在在的朝廷品级,只要不犯什么大多,他们就有个正经的出身了,今后在朝廷里必然也将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