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天骄(科举) > 寒门天骄(科举) 第180节

寒门天骄(科举) 第180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想摸!

提到大黄狗,对方的胆子也大了起来,用力点头,“大黄还会帮我爹猎兔子,可厉害了!”

小汤包“哇塞”一声,眼睛晶晶亮,噔噔噔就凑了过去同这帮孩子说起话来。

萧景曜见已经有护卫跟了上去,放下心来,又问里正以及村里的耆老,“去年收成如何?今年种了多少亩地,能让一家老小吃饱吗?”

里正最是能说会道,抢着答了,萧景曜一看周围人的脸色,也知道他们去年的收成确实不错,基本没有饿肚子。还有福安港口带来的促进经济的优势,去年应当是他们过的最肥的一个年。

这些研究员们说的一些美食,他还有些字不会写!

研究员们当然是争着抢着教小汤包新的字,随手捡根树枝在地上一划拉就能进行教学。

萧景曜看着这小家伙被大家众星拱月的样子,又忍不住失笑,只觉得一路上多出了无数乐趣。

到闵州后,萧景曜让人在总督府附近置了一间大院子,用来给研究员们安置和做研究。

一切事宜都安排妥当后,萧景曜想到当年他还在念书之时,尹县令将他带在身边教导,带着他去往田间地头,和老农闲谈,看孩童劳作,知晓稼穑之艰,懂得民生疾苦。

萧景曜便顺势笑道:“村里的社学办得如何?有了余钱,也该让孩子们去念书,不说科举当官,多识几个字也是好的。”

大齐太祖是苦出身,打下江山后,有感于自己当年生活的艰难,念书无门的遗憾,太祖便让大齐各地建社学,各地纷纷响应,多的地方,一个县就能有几十处社学,差不多达到一村一个社学,多为村里祠堂屋子,或是族里富贵之家出银子修的新社学。像萧景曜考中进士后,回乡祭祖时,除了给族里捐了良田,还专款专用,拿了银子,指明说是给村里建个新社学的,修得更大些,多买些桌子,不论男女,都去听一听,识得几个字才好。给族里捐的良田的收益,就用来资助族中孩子念书,这样家族才会一代代兴旺下去。

社学,就是大齐最基层的教育机构。里面的夫子并不像私塾先生那样,严格教四书五经,而是给孩子们启蒙,等他们大了,再给他们讲《大齐律》。

不过等到太祖去世,各地对社学又没那么尽心。毕竟念书也花时间,既然用不着去考科举,都是在地里刨食的,还不如在家多干点活呢。

另外,社学的维护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有的地方并不能凑出这笔银子,或者成了族老们的敛财方式,许多地方的社学便慢慢被废弃,只剩个名头。

这么富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必须给小汤包也安排上!

小汤包是个闲不住的性子,知道要出门就开心得不行,乖乖地给萧景曜捏肩捶背,就等着萧景曜带他出去玩。

萧景曜说干就干,现在已经过了春耕时节,农户们也没有春耕时那么忙,萧景曜正好带着小汤包去各个县下的村庄走一走。

小汤包还是第一次见到村里的小朋友,穿着打扮和他往常见到的小朋友完全不一样。衣裳都是粗布麻衣,看着就不够柔软,也没有精致的绣花,脸色也没那么白嫩,见了萧景曜一行人,都面露敬畏之色,看到白嫩可爱的小汤包,不自觉地露出了羡慕之色。

小汤包没有什么阶级意识,看到有孩子身边跟着一条大黄狗,眼睛就亮了起来,“这是你家的狗吗?好威风!”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