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天骄(科举) > 寒门天骄(科举) 第107节

寒门天骄(科举) 第107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几千年来,农民承担了几乎能将他们压垮的赋税负担。一直到后世取消农业税后,农民的负担才稍微减轻了些许。但一开始的工农剪刀差还在,工业反哺农业,萧景曜穿越之前,已经在慢慢推进。但农民承担的压力太大,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有科技手段辅助种地的后世,农民尚且如此辛苦。古代纯靠天吃饭的农民,其中艰辛,更是不足为外人道。

萧景曜有时都十分庆幸,他投胎了萧家的孩子。萧子敬和萧元青虽然败家,但烂船还有三千钉,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家底,萧景曜这辈子自打生下来,就没吃过苦,从来就没为生计发愁过。这要是穿成了一个农家子,那真是不知道要吃多少苦。

萧平安有些怔愣,忍不住问萧景曜,“景曜弟弟,我听你说过圣人说的大同世界。若是有一天,大同世界真的到来了,那天底下的百姓是不是就不用再过得这么苦了?”

“好歹……好歹让百姓们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天底下再也没有饿死冻死的人。”

虽然萧景曜不知道具体要怎么去接种牛痘,但有了何二这个成功案例在,想必大夫们定然能从中获得不少经验。

萧景曜深呼吸了几回,将内心的激动压了下去,又勉励了陈管事和何二几句,便让萧平安备好马车,准备回府。

回去的路上,萧平安有些沉默。萧景曜察觉到他的情绪不对,关切地看过去,“怎么了?”

萧平安低下头,叹了口气,“看到他们,想到我爹娘了。”

萧平安跟在萧景曜身边当小厮之后,看到的都小有资产的人,穿着体面,不说性情如何,也识得几个字,面上都是没被风霜雕刻过的欢快。

萧景曜也是一愣,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会有那么一天的。”

哪怕那一天来得很晚,可能要等上几百甚至上千年。但它一定会来。会有一帮信念坚定的天降猛男,在华夏屈辱的血泪之中,带着大家闯出一条新路,筚路蓝缕,打破了种种束缚,让所有人都站了起来。而后几十年飞速发展,扶贫壮举,确实解决了十多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哪怕它也有许多矛盾,许多压力,但真的不会再有人饿死冻死。

萧景曜闭了闭眼,将满心复杂的情绪压了下去。再次睁开眼时,眼中已然满是坚定之色。

他知道后世的路,也坚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但萧景曜不希望华夏民族还会遭受到那样屈辱的历史,提起来就满是血泪。

所以,他现在的努力再微小,都该去做。

庄子里的农户们却不一样,他们和萧平安的父母亲人一样,和萧家村所有族人一样,都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像头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地伺候着土地,一年又一年,直到鬓角染上风霜,黝黑的脸上满是皱纹,双手粗得同萝卜一样,背也佝偻了下去,只要还能动,就得继续下地干活。

一代又一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萧平安想到了他病逝在徭役路上的大伯,神色更加迷茫,“陈管事说庄子上的生活已经比农户们先前的生活要好太多,他们现在的日子,确实比我们萧家村好。但这样的日子就算好日子了吗?”

萧平安抓了抓脸,痛恨自己贫瘠的表达能力,叹着气道:“可能是我跟在大人身边,见的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便是他们身边的仆人,都比庄户人家体面的多,倒将我的心也养大了,竟不觉得庄子上的农户们的日子有多好。”

萧景曜并不觉得萧平安这是心大了。萧平安会思考,这证明他还未麻木。萧景曜同样也觉得现在的农户们,日子太过清苦。“遍身绮罗者,不是养蚕人”,家中粮仓满满当当,吃上几年都吃不完的人家,也不是种地为生的庄户人家。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