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后起居注 > 皇后起居注 第138节

皇后起居注 第138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 明白自家皇后开设店铺的诸般好处之后,他毫不犹豫地便表示必定会全力支持。当夜, 他就亲自点了萧敬负责建立内工坊之事, 将八局中的部分人迁移出来, 单独划拨一块地方让他们做工。凡在内工坊做工者, 皆以手艺活论报酬, 可住在专门提供的院落里,也可在外头找地方住,将家乡亲眷找来一同生活。

朝中的重臣们很快便注意到了八局的变化。此事虽然不同于放归宫人那般影响深远, 但放归内宦、给他们找生计同样是仁政。因此,他们只听怀恩说让这些人凭本事养活自己,便没有再多想。至于仁和长公主忽然买了几间临街的店铺什么的,自然不在他们的关注范围之内——谁会关心一位长公主殿下是如何安排人经营自家庶务的呢?

不过,设立宗室参股店铺,兄弟姊妹们一起乐呵呵地享受分红的理想是美好的, 但现实依旧很严峻。毕竟——无论是皇后娘娘,还是仁和长公主,其实都不曾经营过任何一间店铺, 手底下亦没有亲信能担任任何一间店铺的掌柜。

张清皎最信任的莫过于六局一司的女官们,但她们显然擅长打理中馈,并不知该如何担任一位掌柜。而且,女子作为掌柜,在此时此世亦是非常罕见。尚医局的女医们就更不必说了,她给她们制定的是另外的事业发展路线,也与如今的商业计划没有任何关系。

所幸先前宫中曾设三间义卖铺面,陈锦堂、巧物堂、余香堂,铺面的掌柜与伙计都是从坤宁宫中选拔的内宦。他们怎么说都有些经验,虽说不必费心费力地“进货”,不必思考如何“得利”,但在分析顾客的喜好以及如何招待等方面也算得上颇有些心得了。

“所谓参股,便是按各家投入多少银钱,确定店铺的归属。譬如,咱们是天子家,不仅出了百工坊的工匠,出账房先生,还出了十万两用于兴建商路采买货物等,咱们便占了八分股。”张清皎让肖尚宫与沈尚仪在宣纸上画出直观的图,继续解释道,“而仁和妹妹出铺子,也出两万两采买货物,还负责出些家仆做伙计、寻找掌柜等,便有二分股。若得利,那便咱们得八分,而仁和妹妹得二分。”

朱祐樘思索片刻:“其他弟妹若想参股,你们便分别退让些许?”

张清皎含笑颔首:“如诸位弟妹都参股,咱们天家至少有七分股是不变的,如此便可保证这店铺一直掌握在咱们手中。剩下一份股,索性便分给弟妹们就是了。仁和妹妹可视情况而定卖出些股份,尽量均衡。弟妹们只需交些银两与她,便能买些股份,以后坐等分红就是。”

朱祐樘心中一动,似想到了什么,但那想法很快便消失无踪了:“换而言之,若是这皇家宗室的店铺获利,咱们与弟弟妹妹都能分利?往后,咱们只需让这店铺获利便能补贴他们。所以,卿卿才不让我再以赏赐皇庄来补贴宗室与皇亲国戚?”

张清皎点点头:“不仅是弟妹们,姑母们亦可照此办理。”

更重要的是,张清皎将伯祖母何氏请进了宫,给大家答疑解惑。何氏于经济庶务上天赋惊人,邀她来指点一二,她们也更有底气。不然,姑嫂几个即使已经有了些想法,心里也依然觉得有些不安定。

因着何氏一向口紧,张清皎便没有隐瞒她店铺设立的初衷。何氏听着“参股”的解释,略有些浑浊的眼内不禁透出了精光:“娘娘果然巧思。若张家产业亦能如此办理,只将大部分股份都给嫡长,旁支们略占几分,每年从中领取出息,那些产业便不必分割出去了。”

“若是彼此不信任,大家未必会答应用这种法子分家。且每一代嫡长之妇经营经济庶务的能力有差别,如果万一产业都亏了,大家的出息都少了,反倒容易惹出矛盾。”张清皎道,“伯祖母可试试将家里的庄田参股,若不遭灾,庄田的出息往往较为稳定。不似店铺的经营,指不定甚么时候便亏损了。”

“娘娘说得是。”何氏想起儿媳钱氏、孙媳小钱氏一代不如一代的经营能力,点点头道,“庄田不分,只分店铺,任她们各凭能力经营也好。指不定旁支的媳妇更能干些,反倒是过得更好。庄田算是祖业,总归大家每年都能得些补贴就是了。即便家里没有能干的人,有了固定的进项,也不会过得太难熬。”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很重要,也很难写

大家能看出皇后娘娘的用心了么

_(:3∠)_

第305章 悄悄运营

朱祐樘是一位宽容温和的天子, 待亲眷们自然格外优厚。当张清皎提出暂时不再赏赐皇庄时, 他还颇觉得有些为难。因为与皇庄相比, 他更不喜欢赏赐金银珠宝之流。庄田尚可传继子孙补贴生活,金银珠宝除了花用干净还能有别的用途么?况且他并非性喜豪奢的皇帝,被先帝挥霍一空的内库也正待填满呢,哪还有多余的金银珠宝用于补贴亲眷?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