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后起居注 > 皇后起居注 第135节

皇后起居注 第135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娘娘明鉴,刘家重新查探旧事,其中必有缘故。或许,想对娘娘不利的并非刘家,而是有幕后指使。”张清璧道,“否则,刘家怎会变得如此豪富大方,而且丝毫不惧怕娘娘得知此事后的反击呢?”

“是啊,区区一个县丞之家,哪里来的胆子与一国皇后过不去?”张清皎道,“伯祖母,清璧妹妹,你们可知,刘家这些年过得如何?刘娘子后来嫁了何人?刘县丞眼下还在不在兴济县?是否跟着清瑜姐姐的公公赴任了?还是已经迁转他处?”

张清璧想了想,道:“记得姐姐与民妇提过,刘娘子落选后,受到了宫中教养女官的惩罚。因此,她的名声并不似其他经历过采选的姑娘那般好。回到兴济之后,刘县丞好不容易才替她找了户祖上曾出过进士的人家结亲,但她的夫君是个病秧子,似乎过得并不好。”

“一两年后,她的夫君便病逝了,并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夫家都说她克夫,就将她赶回了娘家。正好那时候姐姐的公公要迁转往山东,并不想让刘家也跟着同去。刘县丞只能自寻出路,后来似乎去了别处……好像是南方?”

“南方?”张清皎不期然便想起了江西宁藩。但仔细想想,这怎么可能呢?先前造谣太子的出身,才算是叛贼用的招数。万一日后真举兵反叛,也能以此为借口,动摇东宫继承皇位的正统性。可眼下这算什么?在帝后之间挑拨离间?给皇后泼脏水?使内宫不再安稳?这简直就是内宅争斗的路数啊,格局实在是太小了些。

“怎么会呢?”张清璧道,“在娘娘面前,我从来都是直言不讳的。”

“这倒是。”张清皎笑道,“对你,我一向是最为放心的。”

家人说了小半日话,见时候不早了,张峦与何氏遂提出告退。张清皎亲自扶着何氏走出坤宁宫,张清璧也赶紧过来扶着。就在踏出宫门的那一刹那,她忽然低声道:“娘娘,民妇有事禀报,可否请娘娘拨冗一听?”

张清皎眸光微动,瞬间心头便掠过了许多猜测。片刻之间她便做出了决定,吩咐旁边的沈尚仪道:“伯祖母年纪大了,各位长辈想必也都有些累了,便给她们都备上暖轿罢。许久不曾相见,我也亲自送一送她们。”说着,她便与何氏、张清璧上了一顶暖轿。

第297章 旧事重提

“是钟陵县丞。”何氏道,“民妇记得很清楚,刘家人离开的时候,说的便是去钟陵县就任。他家有故旧曾腆着脸来咱们张家赴宴,谈天时提起来的,应该不会有错。钟陵,钟陵是哪儿的来着?”

张清皎淡淡地道:“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钟陵县。”提起钟陵县,便不得不提起宁藩一系封在此处的钟陵郡王朱觐锥。他是宁靖王朱奠培的第三子,据说醉心人物画,尤为擅长绘仕女图。

刘家背后的指使者究竟是不是钟陵郡王?虽然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仅仅只是猜测,可若与此前那件事联系起来,这钟陵郡王却是有极大的嫌疑。此外,若是钟陵郡王确有谋逆之举,是他一人之意,还是整个宁藩之意?

思绪纷纷之间,张清皎不自禁地又想到:这件事明摆着是冲着她来的,那她又该如何化解呢?如此明显的挑拨离间之计,她自然绝不能如敌人之意,与朱祐樘生出甚么间隙来。以他们之间的感情,朱祐樘当然只会相信她,而不是外头流传的谣言。只要她矢口否认,咬定这都是刘家为了报复捏造出来的,他必定毫无怀疑。

“娘娘……民妇失礼了。”张清璧谨慎地左右看了看, 俯身过来, 耳语道, “民妇近日听家仆提起,刘家仆婢正悄悄以重金贿赂孙家与咱们张家的族人仆从,目的便是打听当年定亲一事。虽然不知为何时隔多年,他们家又想起来查探这件事, 但民妇想着,事出反常必有妖, 说不得他们受人指使, 会对娘娘不利。”

张清皎心头轻轻一跳, 眉头微蹙:“刘家?莫不是当年那位刘娘子的娘家, 刘县丞家?”她记得很清楚, 选太子妃的时候,刘娘子还试图用定亲这件事威胁她。但阴差阳错,她并没有机会说出口, 而她反倒是因祸得福。那时候她便怀疑,刘家当时应该确实听到一些风声,可到底没有确实的证据,所以刘娘子才选择在最后关头胁迫她。若当真有证据,只要向锦衣卫与东厂揭发,那她便极有可能做不成太子妃了。

“就是那刘县丞家。”张清璧道, “民妇发现此事后,心里一直很担忧。正好纯哥儿即将成婚的消息传来,民妇便想着一定要来京城, 亲自将这件事禀告娘娘。娘娘,尽管孙家和张家的家规都很严格,族人与仆婢等闲不会背主,但凡事总有万一……”

“是啊,人心难测。”何氏接道,“刘家舍出了重金,指不定就有人因为贪心便胡言乱语。民妇很担心,此事会被有心人利用,于娘娘的名声不利。”

张清皎眯了眯眼:“这件事颇有些蹊跷。当年为了太子妃之位相争时,刘家只是派人四处打听,私底下传播流言,并未舍出重金贿赂——或者说,区区一个县丞之家,也拿不出那么多钱财来贿赂孙家与张家的人。为何事情都已经过去这么些年了,他们还惦记着此事,而且反倒是能够拿出钱来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