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后起居注 > 皇后起居注 第42节

皇后起居注 第42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张清皎也道:“今儿许你们松散一天,去里头顽罢。”

见母亲与姐姐都不松口,张鹤龄只得垂头丧气地去了隔壁。他并不知道这次的纳彩问名礼太子根本不会出现,还想悄悄地看看未来的姐夫是什么模样呢。可惜,连这样“微小的愿望”,也被金氏和张清皎无情地联手掐灭了。

这时候,朱永和刘吉已经来到了张府大门外。仪仗与大乐在门外分列,两人带着采舆、制案和节案来到正堂外等候,带给太子妃家的礼物则陈列在正堂内。礼官走入正堂里,站在东面,张峦立在西面。

便听礼官道:“奉制聘太子妃,遣使行纳彩问名礼。”说完,他引着张峦走出正堂相迎,请朱永和刘吉捧着制书和节进入正堂内。

张峦在放置制书和节的香案前四拜,跪在地上接受制书。就听朱永宣纳彩制书道:“皇帝制谕鸿胪寺卿张峦,朕惟经国之道,必本于正家,婚姻之礼,必慎于择德。兹皇太子年及婚期,须得贤淑以为之配。今特遣使持节以礼,采择问名。”

************

正月二十日,上元节的赐假十日刚结束,朱见深便遣重庆长公主驸马周景前往太庙,告知诸位祖先,皇太子的纳彩问名礼即将在次日举行。礼部、鸿胪寺以及内官监等相关部门,亦已经在奉天殿内外准备好相应的礼仪物件以及赠送给太子妃家的礼物等等。

正月二十一日,朱见深身着衮冕驾临华盖殿。鸿胪寺官员叩请皇帝升殿,礼仪官便引着皇帝的銮驾来到了奉天殿。文武百官皆向着皇帝陛下叩首行礼,正使保国公朱永,副使阁老刘吉再朝着皇帝陛下行四拜礼,便听传制官宣读道:“兹择鸿胪寺卿张峦嫡长女为皇太子妃,命卿等持节行纳彩问名礼。”

朱永和刘吉叩谢圣恩,再行四拜礼,退去专门准备好的更衣室里,将身上的朝服换成了吉服。不久之后,吉时已至,庄严而又热闹的礼乐奏响,盛大的仪仗与带给太子妃家的礼物徐徐行出东长安门。朱永和刘吉骑着马随行在后,前往皇太子妃家。

鸿胪寺卿张家也已经准备妥当。在宫中来使以及肖女官的辅助下,一切礼仪规矩张峦都已经熟记在心。家中该准备之物也都备好了,他亲自检查了好几遍,又让宫中来使也确认了,这才略微放心些。

张峦接过制书,行礼。又听刘吉宣问名制书道:“朕惟正始之道,婚礼为先。皇太子之配宜选名家,特遣使持节以礼问名,尚俟来闻。”

张峦再接过制书,再拜,将早已准备的问名表给朱永,回道:“臣峦伏承嘉命。臣女,乃臣夫妇所生嫡长女。先臣四川夔州府知事迪之曾孙,先臣绶之孙,今年十八,谨具奏闻。”

说完,他再次行四拜礼。朱永接过问名表,和刘吉一起将薄薄的一张折子放到采舆中。按照礼仪,张峦请他们喝了几杯酒,给他们送了谢礼。两人遂回宫,再次从东长安门入,至奉天门外,将节表都交给司礼监掌印太监覃吉,再往乾清宫向朱见深复命。

朱见深只是点了点头,并未多问,就让他们下去了。毕竟,纳彩问名礼只是婚礼的前二礼罢了,并不怎么要紧。而且,虽说先前他觉得这个儿媳妇挑得不错,很合他和万贵妃的心意——但是,刚颁布完圣旨,万贵妃就去世了。他难免觉得儿媳妇似是有些不吉,连带着对她的观感也很是微妙起来。

远远地听见礼乐奏响的声音后,穿着朝服的张峦忽然觉得有些紧张,手心都汗湿了。他不由得看向坐在榻上的女儿,见她依然平静如旧,这才觉得心境平和了些:“皎姐儿,我该出去了。”

“爹爹放心罢,不过是行纳彩问名礼而已。爹爹都已经练习过好几回了,必定不会出差错的。”张清皎微微一笑,“再者,还有礼官在旁边呢,照着他们的指引去做便是了。便是不慎出了些错处,他们也会帮爹爹遮掩过去的。”

张峦微微点头,起身便出去了。这种时候,他确实不该紧张。就在正月初十时,他也曾参加郊祀庆成宴,不仅见到了文武百官,还见到了番邦的使臣,甚至是太子殿下和皇帝陛下,很是体验了一番宫中宴会的场景。在他的印象里,保国公朱永和阁老刘吉都是瞧着很和善的人。既然都已经见过大世面了,这种小场面又有何惧呢?

等他离开后,坐满一屋子的张家人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喘,每个人看起来都越发紧张不安了。两位长辈张缙与何氏多少都有些心不在焉,钱氏、李氏的心情则更是越发复杂。小钱氏和张清璧倒是真情实意地替张清皎高兴,只是在眼下这种气氛下,什么都不太方便说。倒是张鹤龄有些坐不住,使眼色唤上堂兄张伦与从侄儿张纯,想去外头凑凑热闹。

“我的小祖宗,这可不是能凑热闹的时候。”金氏忙道,生怕他们不知轻重去添乱,“都去旁边的次间里待着罢,随便你们怎么闹也好,就是不许去前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