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医仙 > 第058章 诊脉

第058章 诊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叫做诊脉吗?有这样给人切脉的吗?中年人虽然以前没怎么看过中医,但是在电影电视上却也见过不少中医给人切脉时的样子,也知道中医切脉基本上都是仅用三根手指,虚搭在脉门之上,哪有象李晓东这样子大把抓的呀!真不知道现在的医学院里面都教学生学了些什么,怎么连这门面上的功夫都没学全了呀!

中年人又哪里知道,其实李晓东现在根本就不是在给他切脉,而分明是在给他做全身透视。当然了……李晓东做的这种全身透视即不用任何先进的仪器设备,也不是用眼睛来观察的,而是以他的意识透入到对方的身体里面,做着全方位的扫描。

其实中医切脉的技术是相当绿色环保的一种诊断方法,象西医用作诊断依据的那些著如超声、透视、化验、扫描等等检查方法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在没治病之前,就先得把身体伤一遍再说。

而中医切脉只是用几根手指往病患手腕上一搭就成了。不过中医切脉的技术虽然也有着比较严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对于疾病的诊断却也有着不很完善的缺点。

早期的切脉方法比较复杂,要切按头颈、手、足等多处部位的脉动。以后逐渐简化为只切按手腕部的脉搏,称为“寸口”诊法。在这短短寸许长的脉动部位上,古代医家做足了文章。他们将腕横纹向上约一寸长的这段脉动分成了三“寸、关、尺”三部。左右手的寸、关、尺部位分属不同的脏腑,可以反映相应脏腑的病变。而取脉力度的不同,所反应的信息也自有区别,寸、关、尺三部,按照取脉时的力度划分,每一部又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为“三部九候”。不同手法取到的脉,临床意义不同。

不过这三部九候的切脉手法也只是针对病人的脏腑器官,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内脏器官如果发生了某种病变,通过切脉来诊断很可能会检查出来。但是若是一个人在脏俯外的其他器官发生病变的话,从脉象上就很难分辩的出来了,所以又要配合望、闻、问三种诊断方法辅助,才可比较准确的判断出一个病患的病理、病貌来。只是相对于西医的诊断方法来说,中医诊断对医师个人素质的要求太高,而且得到的诊断结果也无法做到西医检查的数据化程度。

吴大夫在他的心得笔记里面就中西医不同的诊断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并且提出了很有建设性的建议,主张医院进行真正的中西医结合改革。也就是在诊断时先由有经验的中医医师对病患进行初步的诊断,待确认了病人大体的病变部位后,再转用西医检测系统进行精细化的深入检查,得出准确的数据后再由中西医两系的医师互通有无,拟定出最完善的治疗方案来。

这样一来即避免了中医诊断的模糊,也避免了西医诊断的庞杂繁琐和对人体不必要的损害,并能真正的将中西方的医学观点进行融合,可谓是一举三得。

然而吴大夫的建议根本没有被院方重视和采纳,其实说到底,并非医院领导看不出这个建议的合理性,而是……医院并非慈善事业单位,是要从病人身为赚钱来养活全医院员工的。而属于西医那一大堆繁杂的化验、检查程序正是医院创收的主要来源之一,要是真按吴大夫的方法这么一优化,一个病人原本需要花三百块钱才能做完的诊断检查可能只要花三十块钱就搞定了,那岂不是让全医院的人都得喝西北风去了?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只不过是说说而已,医院领导们又不傻,当然不能允许这种严重损害他们利益的事情发生了!

李晓东正是看到了吴大夫在心得笔记中记录的这个想法,才猛然想起自己有着可以深入别人体内的意识能量,而利用意识能量来观察病患体内的病变因素,绝对比西医那些乱七八糟的超声透视、核磁共振之类的检测仪器还要清晰、准确得多。那么自己这个医生为什么不把这种超能力运用到诊断上来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