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明旗 > 第五章 天镇怪事

第五章 天镇怪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今皇帝登基以来,除了偶有入贡的瓦剌使团袭扰边民外,这北境基本上也没有战事,所以这卫所军户多有懈怠,早就没了守土有责的觉悟,军户民户也是不分,这些个卫所的军户于其说是兵,倒不如说是民来得恰当。更是有许多军官将这些军户当成了自家的佃农来使,兵成了佃户,将成了地主,太祖留下来的制度早就成了没影的事,又能指望得了什么。

军户的情况陆清身在边军,又是锦衣亲军,自然是知晓内情,郭太监身为大同镇守太监,更是门清,因此二人对这些空无一人的屯堡是见怪不怪。大同四万训练有素的精锐边军尚且不是瓦剌骑兵的对手,指望这些散于各处的屯堡抵御瓦剌军不是说笑么。

在一个堡子里寻了处井水,找了些边民留下的食物,陆清扶郭太监靠墙休息了半个时辰后便又继续出发,走了没多久,却是看到前方有两辆大车。

郭太监早就体力透支,能走到这儿全是凭着不甘落个老来落魄的下场,又有陆清一路搀扶架持,故而是死死咬牙支撑,怎么也要撑到天镇。

先前没有指望还好,这会看到突然有两辆大车,郭太监顿时激动起来,指着前方对陆清要说什么,但一时着急,那嗓子却哑了说不出话来,只能“啊啊唔唔”的急叫一通。

御驾现在到了哪里,郭太监也不知道,但他却是本能的想到了天镇这个地方。

天镇是距阳和口四十里地的一个小镇,乃宣府往大同的必经之地,在没有确认御驾所在之前,郭太监认为先往天镇去肯定不会错。之所以如此想,是因为他想得明白,若是御驾是出居庸关经怀来往宣府再至大同,那么不管御驾现在到了哪里,这天镇总是必经之地,自己若是能赶到天镇,一来能和宣府方面联系上,让杨洪做好防备;二来说不定能和御营派出的使者撞上,这便省却了许多麻烦,若是能先大同一步将兵败的消息告诉王公公,再求王公公出面向皇爷分说,皇爷那未必就会怪罪下来。

有这几个好处在,天镇便是非去不可了,况且这会不去天镇又能去哪?大同那边也不知道有没有被鞑子给围上,要是冒冒失失的撞上鞑子,这一晚的苦头岂不是白吃了,这命更是白捡了?

郭太监是拿定主意先往天镇去了,不过却还是问了问陆清的看法。

能不能和宣府联系上,能不能碰上皇帝的使者,陆清无所谓,但他却是知道,天镇那里有边军的驿站,只要到了驿站就能取马来骑,省得再靠两条腿走路,心下当然是一万个乐意,他再年轻也架不住这长途跋涉的疲劳,且肚子也有些饿,在天镇补充一下自是再好不过,当下也没有异议,歇了会便带着郭太监往天镇方向走去。

四十里地说远也不远,说近却也不近,若是骑马也只一个时辰的功夫,可这步行却得走上好几个时辰。

郭太监年纪大了,就算再怎么支撑,这走走停停也是耗了不少时间,等到后来,几乎就是陆清架着郭太监走了。等到正午时分时,二人才走了不到一半路,人却累得够呛,郭太监面无人色,陆清也是气喘吁吁,双脚犹如灌铅似的重得不行,每走一步都好像使出吃奶力气般。

好在沿途有不少用于阻挡蒙古骑兵的树林,实在走不动了便往林中坐上一会,喘上一口气,不然光是头顶的烈日就足以让二人脱水中暑。

这一带原是有几个明军卫所屯堡的,这会却都人去堡空,想来是那些卫所的军户知道鞑子入寇,边军又在阳和口大败,自知无法抵御鞑子大军便举屯(堡)逃难去了。

自洪武高皇帝始,宣大便是九边重镇,境内居民皆是屯田军户,罕有民户。军户战时为兵,不战时为民,各有卫所屯堡驻扎,若战时擅弃屯堡便是死罪。可经洪武、永乐两朝对北元的猛烈打击,残元早就不成气候,哪里还敢入寇,又经洪熙、宣德两朝盛世,大明的北境可谓是承平数十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