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18岁后靠自己,你必须懂点经济学 > 第25章 理财,自己动手丰衣足食(2)

第25章 理财,自己动手丰衣足食(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著名的船商,银行家出身的斯图亚特曾经有一句名言,他说:“在经营中,每节约一分钱,就会使利润增加一分,节约与利润是成正比的。”

斯图亚特努力提高旧船的操作等级以取得更高的租金,并降低燃油和人员的费用。也许是银行家出身的缘故,他对于控制成本和费用开支特别重视。他一直坚持不让他的船长耗费公司一分钱,他也不允许管理技术方面工作的负责人直接向船坞支付修理费用,原因是“他们没有钱财意识”。因此,水手们称他是一个“十分讨厌、吝啬的人”。

直到他建立了庞大的商业王国,他的这种节约的习惯仍保留着。一位在他身边服务多年的高级职员曾经回忆说:“在我为他服务的日子里,他交给我的办事指示都用手写的条子传达。他用来写这些条子的白纸,都是纸质粗劣的信纸,而且写一张一行的窄条子,他会把写好字的纸撕成一张张条子送出去,这样的话,一张信纸大小的白纸也可以写三四条‘最高指示’。”一张只用了五分之一的白纸,不应把其余部分浪费,这就是他“能省则省”的原则。

无论生意做多大,要想取得更多的利润,节约每一分钱,实行最低成本原则仍然是非常必要的。要知道,节约一分钱就等于赚了一分钱。节约每一分钱,把钱用在刀刃上,这应该是理财的基本要求。

收入是河流,财富是水库,花出去的钱是流出去的水,家中水库最初的财富,一定是攒出来的。

虽然从1998年起,泰森已经承担了巨大的债务压力,但习惯于信用消费的他还是在2002年12月22日选购了一条价值173706美元、镶有80克拉钻石的金链。2002年6月,他负债8100美金用于照料他的老虎,65000美金保养他的豪华轿车。但是实际上,泰森在1991年以后净收入不断减少,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奢侈消费的习惯,入不敷出。而即使是在申请破产保护后,他的律师也并不是很清楚他的资产与负债现状,大量的、名目繁多的债务使泰森资不抵债。

一个亿万富翁,却最终因为挥霍无度而变成了一个穷光蛋。

泰森的故事给人们最大的一个警告是:人生的每个阶段,不论阴天晴天,都要量入为出,好年景时也要理性消费。

经济学家提醒你

如果说,收入是河流,财富是水库,那花出去的钱是流出去的水。我们一定要从小就养成量入为出的良好习惯。因为最终决定财富的不是收入,而是支出。不论你多有钱,一旦无度地消费,都有可能会变成穷光蛋。

有钱人在对待金钱方面是十分有条理的。不会在没有用的东西上浪费一丁点钱,但在觉得有必要投资的东西上却一点也不会吝啬。就连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天价古董等东西,也会是投资的一部分。

“买那么贵的古董有什么用啊?还不如把那些钱存到银行里。”相信会这样想的人有很多。确实,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会觉得这是天价,可是对于有钱人来说这算不上什么有负担的花费,因为有钱的人早已经把普通人一辈子的全部积蓄都赚到了。

节省不等于吝啬

理财专家罗先生经过几年的观察发现,有钱人并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

不久前,有一对年轻的医生夫妇带着刚满月的小婴儿,来找罗先生咨询关于理财方面的问题。这对每个月有着好几万元收入的夫妇却不知道以后该怎么理财,于是他们谈了约2个小时。中途罗先生有其他事要处理,就让那对夫妻和小宝宝待在会议室,然后匆匆离开了。

等罗先生处理完事情,再回到会议室时感觉到房间变得黑黑的,原来灯没有亮。他以为是会议室里的灯坏了,很不好意思,正想要道歉的时候,那位年轻的太太开口说:“这么大的房间里只有我们一家人,开着灯觉得浪费,所以我把灯关了。”

其实,很多有钱人的习惯都是这样的,知道要节省自己的钱,也知道要节省别人的钱。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