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领先四十年 > 第一百三十九章 这里是神龙雇佣军,你回

第一百三十九章 这里是神龙雇佣军,你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巫山跟听了几堂课,觉得自己带的廖坤、胡利民、汪大学等十多个士兵,都能胜任学生的启蒙工作。当然也还有小瑕疵,粉笔字不够漂亮。

教材都是司令部一帮笔杆子熬了几个通宵赶出来的,看上去像模像样。

旅部周围,也有不少农田。大家都对旅部的人熟悉了。看到巫山,都停下来打招呼。

这个时候的中南半岛北部,大有解放初期中国那种军民鱼水情的意味。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

看到巫山过来了,这位叫沙八坤的大爷,把正抽着的水烟递给巫山。

老师怒了,用教鞭敲着课桌:“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们的小肚皮儿上有些什么!”

这次,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肚脐眼儿!”

据说,申江话里,书本的发音,和肚皮的发音相似。

这就说明了中国各地的方言很多,普通话到了一个地方,好多都和当地方言结合起来。

这冷笑话,也有贬低申江人的含义。

这个水烟袋,是竹子做的。

一个粗的楠竹筒,下面放水,中间部位有小孔,一根细竹管斜插进去。小主管的顶端,是一个小铜箍做的烟嘴。抽烟的时候,就把丝烟裹成卷烟一样放在烟嘴里。

在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和这里个各个民族,都抽水烟。

在中国,有两个地方的人有些自傲排外,一个是京师,另一个就是申江。

京师的人,一直都认为咱生活在皇城根儿下,和龙子龙孙都沾亲带故的,自然对外地人瞧不上眼。一群京师人聚集在一起,提劲打靶侃大山,纯正的京片子秒杀你。

申江人,从明清开始,申江作为长江的出海口,逐步发展起来。鸦片战争结束,申江也是通商口岸之一。特别是在建国后,当年的十里洋场到后来的中国经济中心,申江人自我优越感特强。他们瞧不起外地人,尤其看不上京师人,觉得我申江就是全国最好的地方。

不管各地的口音多么复杂,既然是刚刚占领过来的区域,自然要推广相对纯正的普通话。

诚然,部队里的普通话还是比较纯正的。你来自东北,我来自西南。我说家乡话你听不懂,你说家乡话我也懵圈。久而久之,当兵的人一般都能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