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晚唐余晖 > 第七十二章 上书

第七十二章 上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还请陛下立刻恢复郡王官职,派遣使者与汾阳郡王和谈,再谋其他。”

在这次战败之后,朝堂的大臣们都有些坐不住了,宰相孔纬连忙站了出来,向圣人进言。

朝中的五位宰相,韦昭度、张浚、杜让能、崔安潜、孔纬五人里面,其实只有张浚是主战派,韦昭度、杜让能虽然不同意圣人的想法,但是自从圣人决意讨伐后,也是尽心尽力为圣人出谋划策。崔安潜选择明哲保身,没有提出任何看法。孔纬其实对朝廷讨伐张延礼乐见其成,但是他城府比较深,也怕后面出问题,所以没有明面上发表任何意见。

这一次神策军战败,孔纬有些忧心,立刻主动示好,向圣人建议息事宁人,装作一切都没发生。

至于崔安潜,此刻依旧没有任何谏言,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定难、保大、保塞是张延礼目前关内道缺失的一环,如果能将这三镇占领,加上京兆府,张延礼就算占据了关内,关键时候将函谷关关闭,可以坐看河北、河南地区的混战。但是,攻打这几镇不难,但是想拔除党项人的势力却不是一件容易事。这里不但有平夏党项拓跋氏,现在改为李氏,还有数量庞大的横山党项。如果不能让党项各部臣服,即使占据了三镇也难以彻底控制这些地区。

至于攻打山南西道,好处是占据了兴元府,就相当于占据了入蜀的门户,对将来攻占两川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坏处也相当明显,巴蜀之地,地形相当封闭,历来很容易形成割据政权,但除了刘邦之外,没人能靠巴蜀夺天下。而且即使控制了两川,也很难将两川的资源运出来,这样一样,实际收获并不一定很大。

所以,两处地方各有利弊,张延礼是真的难以抉择。

不过,他暂时还没有直面这个选择,无论如何,先攻打凤翔和泾州再说,这几处地方的神策军才是目前的心腹之患。

而眼下,最纠结的其实不是张延礼,而是收到张延礼上书的圣人和朝廷诸公。

不过,虽然张浚被俘、韦昭度在蜀地,但是宰相杜让能却不是尸位素餐之辈,他虽然不看好朝廷此战,但依旧尽心尽力辅佐,此刻即使兵败,也依旧想办法为圣人改善目前的局势。

“陛下,臣以为孔相所言有理,可先派遣使者听取汾阳郡王诉求,但是战事上,也不可轻言放弃,如今朝廷虽有失利,但却未到山穷水尽之时。”

神策军中尉杨复恭虽然兵败,但还是领着几千残兵及时逃回了长安。而长安的城防其实没太大问题,京兆府经过孙揆的治理,也颇有一番成效,如今虽然没有恢复鼎盛时的状态,但靠着首都的虹吸效果,倒是恢复了不少人气,这才让朝廷有了征讨张延礼的底气。

如今这些底气已经丧失殆尽,不过朝廷靠着孙揆之前的治理,如今要想守住长安问题倒是不大。

而杨复恭一回长安后,立刻调兵遣将,征召民夫,一副要死守长安的态势,同时他也向各藩镇求援,寄希望于各路藩镇的勤王军来守住长安。

但是张延礼并没有挟大胜之机攻打长安,反而就此撤兵去攻打凤翔,并且上了一封奏疏为自己鸣冤,这下子,圣人和朝廷诸公立刻紧急议事。

“陛下,如今神策军初战失利,但看汾阳郡王奏疏,未有反意。”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