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骄 > 第三合一大章

第三合一大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孙青芜趁机问她,“上回玉家的事情到底如何?娘今日派人去夏家,回来的人说玉大人和玉大老爷都在夏家。”

“外头的事,四嫂也极少听你四哥提起来。大都督不是给你留了人手,不如小姑你亲自写信去问了大都督?”孙四夫人唇角含笑,戏谑的看着面前的孙青芜。

孙青芜脸上泛红,强作镇定的回话,“四嫂你可别糊弄我,娘都夸你有见识,四哥跟你又琴瑟相和,你哪会一点风声都听不到。”

没想到被反过来打趣的孙四夫人戳了孙青芜一指头,嗔她,“你啊。”接着还是将自己所知道的消息说了出来。

“玉谨在商事局做掌局做的顺风顺水,屈家的屈大爷几次在西北都护府府会上出言称赞他。人人都知道,屈大爷屈从云虽只是商事司副总掌令,却是大都督的堂姐夫,早年在河南府就与大都督交情莫逆,后来还曾亲赴京都为大都督张目,他的话自然分量不轻。玉家眼看玉谨官途坦荡,唯恐这个以前被逐出家门的庶长子生了别的心思,就有心想为他定下一桩亲事。”

孙青芜回到绛雪院后孙四夫人过来看她。

“四嫂……”看她面上有些疲惫,孙青芜令人端新做的杜仲羊肉汤上来,“昨晚就炖上了,您喝碗暖暖身子。”

孙四夫人低头看看散发着扑鼻香味的奶白汤品,再看看盛汤的梅瓷,眼神闪烁,没多说什么,三两口就将汤给喝完了。

姑嫂两人坐在暖融融的暖阁中说话。

说了几句闲篇,孙四夫人就提到厉三奶奶过来的事情,她直直的看着孙青芜的眼睛,“你是不是觉得大伯母答应请大都督出面赐婚之事有些不妥?”

孙四夫人说着忍不住发笑,“玉谨还没开口,玉家几房先计较起来,玉大太太看中的是娘家侄女任大姑娘。玉二太太觉得外甥女苗三姑娘最温顺妥帖,还是有名的才女。玉三太太是庶出,说她姨娘娘家有两个小姑娘又伶俐又知分寸,愿意都给了玉谨做两房妾室。还说四房五房的人,手上没有合适的亲戚,就私下收了银子帮人说项。玉家几位老爷看着不像,商量一番,最后定了外甥女,也就是夏二太太所出的夏七姑娘。只是听说玉谨还未松口答应,今日想必是玉家和夏家私下有甚安排罢。至于那玉五……”她摇摇头,“自被押着去给李五少爷赔罪后,就让送回玉家宗祠了,一直不曾再有消息。旁的,也不是咱们该打听的。”

孙青芜听了没说话,其余事抛开,她对玉家的混乱颇感啼笑皆非。努力想了想近日记在心上的那些藤蔓脉络,有点犹豫的道:“那任大姑娘,像是和七乐街梁家有亲,她的表姨,就是嫁到了梁家二房。”她说着见到孙四夫人鼓励的目光,知道自己说的没错,声量渐增,语气也平稳起来,“苗三姑娘,今日来了宴席,穿着身柳绿的襦裙,看着有些陈旧,外罩的披风,她对人说是红狐皮缝制的,我看倒像是用兔皮染了色。”

并不想过多的说人是非,孙青芜就没说还看见苗三姑娘头上的金镶玉梳有两齿断了半截,被小心掩在发髻中的事。她说起玉三太太,“今日跟着玉大太太一道过来,恭恭敬敬跟在玉大太太和玉二太太身边,看着并不像是有小心思的人。”

孙四夫人莞尔一笑,温声道:“上回李五少爷的事情,玉家吃了个闷亏,大都督也说是不计较,可玉家为此折了个嫡子,眼看能和大都督做个亲戚也被毁了。哪能不把梁家戴家还有钱家给恨上。这回玉谨要娶妻,玉大太太把任大姑娘抬出来,明知多半不会成,却也是想借机在中间试探一二,要玉家能答应,就是有和梁家缓和的意思,要玉家连跟梁家有亲戚关系任大姑娘都不能接受,那自然是有些旁的意思。”她喝了一口茶,继续道:“再说苗三姑娘,她是嫡出没错,可小姑你大抵不清楚,这苗三姑娘的生母生产时血崩,还在热孝,苗大老爷就迎了新妇进门。玉二太太想把外甥女嫁给玉谨,不算没有私心,也不能说就无好意。至于玉三太太,那便不提也罢。”

孙青芜听完后沉吟半晌,忽道:“旁人我不管,那位苗三姑娘,四嫂您想想法子,这两日再让我见上一见。”

孙青芜任凭孙四夫人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原本是这么想的,回来了仔细琢磨,就觉得能明白娘的意思。”她顿住话,含笑道:“娘是念着厉三奶奶的恩情,更不愿让人说嘴。比起厉三奶奶要说的事情,给燕姐儿赐婚,反倒是件小事。”

孙四夫人赞赏的看着孙青芜,“青芜,你懂事了许多。”

厉三奶奶的娘家在河西到底是否要被追究罪责,关碍的是政事,是军务,这样的事情,不是孙家该插手的,更不是青芜能依仗身份去求情的。而燕姐儿的事情,虽说让大都督赐婚是天大的体面,比较起来,却为私务,可论人情。厉三奶奶对孙家有恩,当然不能不管,如何管,厉三奶奶又是否能心甘情愿的接受,就需要孙家去仔细的衡量。

孙太夫人原本是怕孙青芜想不明白才让孙四夫人过来教导,谁知孙青芜已然想的透彻。

孙四夫人放下心头大石,整个人看上去就轻松了不少。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