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骄 > 第27章 跋扈(增补)

第27章 跋扈(增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此种种,军治一时大清,原本有些肆无忌惮的李氏族人亦安分了许多。

连姓李的人都畏惧李火让如虎,其余的将领自然更是如此。

郎怀长兄朗威原本是大燕的三品将军。元庆年间河南道遭遇流匪之乱,李廷恩恩师石定生挂念爱徒安危,得知朝廷并未派兵马增援河南道清剿流匪后,就亲自写信给孟州卫所的郎威,求他带领麾下的兵马前往三泉县将李廷恩全族接往石氏祖籍永溪安置。郎威到三泉县后,李廷恩不肯随郎威就此离去,反而说服郎威留下守城。事后李廷恩用计成功保住三泉县击退流匪,郎威凭此功劳升官后,并未就此与李廷恩断了联系。

李廷恩被朝廷发往西北,郎威就曾暗中让人送来麾下三百老兵帮李廷恩起家。泰和元年李廷恩起兵,率军攻打至郎威驻守的桉州,不费一兵一卒就被郎威率领城中百姓迎入城中。郎家世代皆为武将,只是祖上拼杀多年仍无爵位,郎家投靠李廷恩后,郎威,郎怀,郎鼎三兄弟以及郎家其余堂兄堂弟等对李廷恩皆忠心耿耿。泰和元年九月,郎鼎在平康一战中为保护军中大纛不倒力战而死,郎鼎之妻得知噩耗,当夜就投缳自尽追随而去。郎鼎膝下长子郎奉不过十四,被李廷恩安排入讲武堂,并做主将启蒙恩师秦先生的孙女秦瑶许给郎鼎,只待秦瑶一过及笄礼就成婚。郎鼎幼女尚在襁褓之中,被李廷恩认做义女,赐名郎念。

秦瑶自流匪之乱后亲人全失,唯剩下一个胞弟,自小就被李廷恩视若亲妹抚养长大,身份不言而喻。而郎念成为李廷恩义女时,李廷恩尚未成亲,膝下没有一男半女,即便是义女,郎念以后也会是李廷恩今后事实上的长女。

自来西北后,为防亲友再横遭不测,李廷恩就下令让亲朋故交围居在大都督府,在最外以重兵把守保护,沙洲城内亦是层层掌控。至于近亲之中,还根据身份地位分派了亲卫保护。

李廷逸是李廷恩溺爱的同母胞弟,又经常出去飞鹰走马,身边自然是金甲卫中挑出的精锐保护。李光宗是三叔,他的府邸,当然也有金甲卫,只是三房中除了李光宗夫妻与李廷璧这个嫡子出门有金甲卫护卫,剩下的人可没这般待遇。李廷敬是庶出,李廷恩给他五十银甲卫。至于小顾氏,就是个姨娘,李光宗再疼爱她也没得法子,负责护卫他的金甲卫李光宗根本无法指使,只得在小顾氏的哭诉下花银子从找了些退伍的老兵来保护小顾氏。

这会儿李廷逸带人上门,外面负责护卫三房的金甲卫就觉得十分为难。他们说起来要负责三房上下的安全,实则正经要注意的主子里并不包括小顾氏这个妾,再说带人来冲撞的是李廷逸,都是金甲卫中的同袍,让他们为个妾室互相动手得罪李廷恩着实划不来。可让李廷逸就这样进了门,追究起来,他们亦能算是失职。

缠斗了一会儿,今日负责值守的头领郎怀就给手下人使了个眼色,立时跟着稀里哗啦倒了一片。

李廷逸正要动怒,见郎怀这些人识抬举,哼了一声,连马都不曾下,骑着就过了门槛。

这两件事,立时便让郎家上下对李廷恩感恩戴德,郎家男儿在战场上自此舍生忘死。

而郎怀作为郎鼎的胞兄,治军才能以前并不如何出众,李廷恩就将其调入金甲卫,负责保护三房的李光宗。出于各种缘由,在沙洲算得十分能说话的人物,可面对军律司,他一样畏惧的很。

不过这会儿,他也有些故作之意就是了。

常郜并非傻子,当然看的明白,他看了一眼郎怀,拍拍他的肩膀,追上李廷逸的脚步。郎怀在背后摸摸下巴,嘿嘿笑了两声,吩咐手下的人,“待会儿机灵些,无甚大事就别大呼小叫的。”

郎怀抓了常郜的手苦笑,“兄弟,这要是军律司追究起来,你可得帮忙说两句话。”

李廷恩两年前将刑律司一分为二,把里面的军律署拆分出来,原本的刑律司依旧掌管官吏与百姓刑责,军律司则掌管军中将领以及兵士。

眼下掌管军律司的是李氏族中的宗亲李火让,与李廷恩祖父李火旺同辈,又是李氏族中辈分最尊的太叔公一脉所出。李廷恩当年尚在年幼时,太叔公为让李廷恩能心无旁骛的读书进学,就处处偏袒李廷恩,直至后来李廷恩平步青云,太叔公在河南道以辈分压制族中蠢蠢欲动的族人。李氏族人迁移西北,太叔公为让李廷恩无后顾之忧,让族人能平安迁移,做主说服让族中年过六十的老者尽数留下,以免成了拖累。后被族人强行背走,半路遇到大燕派人追杀,太叔公以自尽要挟,带着一干族中老者以及伤残之人断后,落入杜玉华之手,直至如今,依旧不知生死。

对李廷恩,太叔公寄予无尽厚望,照拂二十载,连嫡亲的儿孙都远远不如。面对这番恩情,李廷恩对太叔公一脉的后人处处照拂。李火让作为太叔公的嫡亲长孙,自小被太叔公拢在膝下养大,书念得不如何,却学了太叔公一身硬脾气,生平最看重的就是将宗族发扬光大,性情刚毅,处事铁面无私。故而李廷恩对他托以重任,一是真的信任,还有就是为报恩,更重要的,是因李火让姓李。让李火让去管理犯事的将领和兵士,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李火让一任军律司总掌令,就拿侄孙动手。因其在军衣采购之事中贪了二百两银子,李火让便按律把人重责五十杖刑。事后养伤半月,又把人发配到矿山中挖矿,并且勒令家人不许私下将人放回,必得按律以工代罚做够五年矿奴才能把人带回来。不过三月,矿山中传来人已病逝的消息,李火让铁面无私,只道侄孙身份仍是矿奴,戴罪之身,不顾老母与胞弟哭诉,坚决不让侄孙回来安葬,而是按着矿山中的规矩,将人就地掩埋。而李廷恩知晓李火让的决断,则以大都督的身份送去三箱玉器,五箱珠宝以示嘉勉,又令人找戏班将此事编排出来,广为传唱。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