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土佐之梦 > 第一百四十四章:局中之人(下)

第一百四十四章:局中之人(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久,我率领三重备、莲池备和秀景塞给我的淡路备,从泉州城出发前往京都。路过伏见城的时候,听说守备城池、主持后续建设的是羽良秀长,我特意停了下来,派统领淡路备的浅野长政前往致意。羽良秀长是个知理的人,又有宁宁弟弟浅野长政的面子,很快就率少数近侍出城,亲自前来军中拜见。

“令兄秀吉殿下已经进京了吧?”我问道。

“禀报太常殿下,家兄是三曰前进京的,”羽良秀长恭敬的回答。他称呼的是我的官讳,客气中隐隐带着些许的疏远:“另外,同行的还有摄津池田殿下、備中宇喜多忠家、南河内畠山殿下等几位,都是前往拜祭太政公。”

“畠山殿下也去了吗?”我有些惊讶的问。宇喜多忠家还好,畠山政尚却是后来投靠秀吉的人,并非织田家外样,照理说不应该一同前往拜祭的。

“是,”羽良秀长应该猜出了我的想法,“据在下所知,畠山尚城大人也随柴田殿下一同来到了京都。”

“确实如此,只不过,源氏长者这个位置,不是由幕府将军家出任的吗?”秀景皱起了眉头,“以本家如今的地位,似乎还够不上啊!”

“你错了,源氏长者不是由将军家出任,而是由官职最高的源氏后裔出任,”我呵呵一笑,“而在目前,我作为从二位治部卿,正是源氏后裔中官职最高的人啊!”

说起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存在误解。事实上,最早的源氏长者,是作为所有源氏后裔的笔头公卿,负责源氏的祭祀、召集、裁判和氏爵推举等事务,并且还兼任淳和院、奖学院别当,负责源氏子弟的教育事务。第一位源氏长者,乃是由嵯峨天皇第七子、左大臣源信(第一源氏)担任,并且由他这一脉的嵯峨源氏继承。后来嵯峨源氏没落,这一位置先后经过醍醐源氏和宇多源氏,最终落到村上源氏手中。

村上源氏的嫡流,有久我、堀川、土御门(源氏)、中院四家,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源氏长者都在四家之间轮换,由四家家主中官职最高者(往往也是年龄最大者)出任。到了室町时代初期,由于南北朝动乱,堀川、土御门(源氏)两家断绝,中院家衰退,于是久我家家主、内大臣久我通基在朝廷活动一番,排除了出自中院家分家的北畠家和出自久我家的六条家,这才由久我家独占了源氏长者的位置。

只不过好景不长。1383年(弘和3年/永徳3年)时,已经晋升到左大臣的足利义满趁着时任源氏长者、久我家家主久我通相去世,从他的儿子、权大纳言久我具通手中夺过了源氏长者之位,自此开创了武家清和源氏担任源氏长者的先河。这除了他本身的权势以外,也因为源氏长者由管委最高者担任的传统。在此之后,源氏长者之位就依照这个传统,由清河源氏足利家和村上源氏久我家轮流担任。其中,足利家出任的有足利义满、足利义持、足利义教、足利义尚(存疑,未经过宣旨)、足利义政、足利义植六人,其余的足利义量、足利义胜、足利义澄、足利义晴、足利义辉、足利义荣、足利义昭都因为官职不够,没能担任源氏长者。

最为体现这个传统的,就是足利义植。尽管他被足利义澄赶下了将军之位,但因为他担任着从二位权大纳言,官位高于足利义澄和时任从三位中纳言的久我邦通,因此依然担任着源氏长者。等到足利义植去世,足利义澄和后续的几位将军生前官位都不高,因此源氏长者再次落入久我家,先后由久我邦通的养子、从三位权中纳言久我晴通(近卫家出身),以及久我晴通之子、正二位权大纳言久我通坚出任。

永禄十一年,信长拥足利义昭上洛,久我通坚因为支持足利义荣,和关白近卫前久一同被朝廷解官流放,四年前死于堺町。从那时到现在,源氏长者之位就一直空缺着。离这个职位最近的,是久我通坚之子久我敦通,他今年十五岁,前年元服时获得从三位位阶,得以跻身公卿之位,但是还没有担任任何官职。

既然公家源氏的久我家家主只是从三位的无官公卿,而武家源氏中,又以我的从二位治部卿最高,那么我完全可以援引先例,向朝廷申请出任源氏长者……听了我的解释,秀景也露出了释然中带着激动的表情。他能够明白,如果我出任源氏长者,那对于天下武家将是何等的震撼,而我吉良家的声望又将达到什么样的高度。面对这样的诱惑,他忍不住开始患得患失起来:“这件事情,兄长有把握么?朝廷会同意吗?秀吉殿下会同意吗?”

“朝廷那边,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很多公卿,包括关白一条内基,都会替我说话的。去年的时候,如果不是我敞开相国寺接纳和保护了他们,并且和曰野家定下亲事,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受到秀吉殿下和信孝的追究呢!”我微微一笑,“至于秀吉殿下,他又不是源氏出身,有什么立场干涉源氏长者的任命?如果他眼红的话,先去拜个出身源氏的义父再说。”

“这么说来,就没有任何问题了!”秀景激动的拜了下去,“恭喜兄长!”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