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超级书院 > 第418章 第二站重开运动会

第418章 第二站重开运动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等级飞速提升,意味着最大境界的上限也再上升。至于自己的境界,受华夏国运的提升,也随着这个上限的提高,在不断提高之中。

第二代稍有血性的正在任上,但是可以支承多少年?

保守估计,也就是二十来年左右,第三代的官吏必然会上任,甚至可以说十年内第三代官吏,就会有个别开始上任。代表人物就是曹睿、孙睿、刘循、邓忠之流。

按照历史上的评价,这部分人的血性可不乐观。再后来几代,也差不多没什么血性,而且大权不是旁落最终禅让,就是被灭了。

这个时空虽然一切都改变了,而且南北对峙也算不上真正的太平盛世。但是作为两个疆域还算辽阔的国家,除了边境以外的城池,百姓还是过得很安逸的。至少他们不必担心突然有一天,就会出现一支军队杀入城内屠城什么的。

安逸的生活,必然会造成一部分人的堕落。更何况,南边那边采用制,在没有竞争的环境下,士子门没有后台的或许需要努力,有后台的几乎不担心仕途问题。

历史证明,基本上所有的国家,在建国初期是最具战斗力的。因为以当时的情况,想要在兵荒马乱之中活下去,不管是文武都必须要习武,而且要做好上战场的情况。

不管是保卫自己的家家园,还是随军除外打仗,就算是区区文人,多少也会一些剑法什么的。在三国时期,也就是戏志才和郭嘉这两个大小lang子,放荡不羁,只求学识而忽略身体方面的问题了。

好吧,硬要说的话,已经考上公务员,并且已经在琅邪郡上任的诸葛亮,在历史上也是四体不勤的家伙,后期基本上都坐在轮椅上。至少,不少影视作品都是这样的,真实历史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历史对出名的历史人物描写,往往着重描写他们的优点,至于缺点和外表身体缺陷什么的,往往会用春秋笔法带过。

可以说,不管是什么朝代,在前三代往往可以保持住这样的风格。在三代后,就会因为生活环境的安逸,而且生命安全已经不需要担心,就算不习武也可以安心出仕的情况下,读书人自然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而不是去练武。

所以,如何保持华夏子民的血性,让他们不至于在安逸的生活里堕落下去,这点就值得大家去关注,去解决!

自镇边国第一届国际格斗大赛举办完毕,已经一个多月。

谢信已经为学生们补习完毕,消耗了九转易筋丹一批,但是弟子们的行政能力提高了不少,效率和水准提升了好几个等级。直至他们退休为止,谢信都不必担心,他们的仕途会有什么问题了。

若是不出意外,几年后甚至是十几年内,内阁的十二部长,必然会有这批学生的名字。再不然,次长里面也应该会有他们的名字。否则,这其中的黑幕也太可怕了!

托这些学生的服,自补习开始之日,他得到的经验值就迅速提升。补习结束之后,他得到的经验值已经是之前的三倍左右。

再加上后期吸.毒(五石散)领头人何晏的带动下,名士居然都流行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这个风气貌似就算到了唐朝还局部保留了下来。

可以说,在建国初期的文人,还有很浓郁的血性。除非是真正国库难以支撑,他们也会不惜为了争一口气,和夷狄都个你死我活的。就算再穷,华夏的尊严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前来玷污!

但是在中后期,不管是利益的牵连还是对战斗的恐慌,文士就算明明知道可以打得赢对方,也会选择妥协,绝对不轻易发起国战。在战场上,他们也成为了主要拖后腿,但是却依然我行我素,以外行指挥内行的二.逼(极少数成为儒将的文士除外,但是这个比例相对少得可怜)。

说那么多废话,无非就是一个意思:

大汉帝国如今虽然强壮,但第一代缔造者已经上了年纪,不少已经退休。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