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院上坟 > 第二百六十六章 戏魂 (卯)

第二百六十六章 戏魂 (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生而美者,人与之鉴,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可喜也终无已,人之好之亦无已,性也。圣人之爱人也,人与之名,不告则不知其爱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爱人也终无已,人之安之亦无已,性也。--《庄子》)

自小吴敬初就给小玉兰请了私塾先生,小玉兰是那个时代较少的识文断字的女性。再加上吴敬初自己经常要写新的戏本,更是要和当世的名流文人交往,请教历史旧事,小玉兰耳濡目染,对诗词曲牌的造诣颇深,以致后来很多新曲都是小玉兰替父亲代写的。所以看乾隆送过来的书籍并没有什么问题。

小玉兰仔细一看,已经发现了其中藏着的奥妙。乾隆送来的书,大部分都是明清两代的话本小说,还有一些名家的诗稿,并没有什么经史子集之类深奥的东西。这些书很多自己家里也有,主要是用来从中选取故事,编订唱腔之用。难道乾隆送这些书来的目的是让自己排新剧用的?可没有戏班子在后面支持,这新戏又如何能排的出呢?

小玉兰还发现,所有送来的书里,只有一本是有重复的,那就是《石头记》,不同的版本有四本之多,其中有两本还印着乾隆的私章,说明是他曾经看过的。小玉兰心想,既然乾隆看重这本书,索性就从这本书里选取素材,看能不能先编出个新曲来。

这一晃一个多月,小玉兰并没有写出一首新曲,而是沉浸在《石头记》的故事中,无法自拔。她时而眉开眼笑,时而愁容难展,时而伤心落泪,时而又若有所思。宫女们都奇怪这本书怎会有如此的魔力,让人神魂颠倒?小玉兰就边看边给宫女们讲,让大家都慢慢进入了《石头记》的世界。而慢慢的,小玉兰也意识到,《石头记》就像是早已埋在自己心底,把它带上戏剧的舞台,也许并不是讨得乾隆欢心的手段,而是冥冥中的天意。

又是一两个月过去,小玉兰开始把《石头记》里的词作改编成曲牌,特别突出其中的空灵幽怨的情绪,用最简单的乐器作为衬托,这也恰好黯合自己独特的嗓音。改编了几首之后,再在里面加入一些场景和情节,宫女们听过后都连声说好,小玉兰便按照这个思路,创作下去,很快就排出了一出她可以自己一个人演的折子戏。而这戏的主人公就是薛宝钗。也许是因为小玉兰觉得薛宝钗身上有很多与自己相近的地方吧,而曹雪芹写薛宝钗的那首词,也是小玉兰最喜欢的。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任是无情也动人。”婉转悠扬的唱腔从小院中飘出来,却不知道已经迎来了贵客。立在院外的乾隆止住了准备上前开门的小太监,背着身就在小院外仔细地听着,分外认真。

一曲终了,乾隆呆里良久,才向一干随从挥了挥手,并没有进院,径直地回了宫。

没过几天,乾隆派了内务府的小吏传小玉兰进宫唱戏。这一天终于来了,她既紧张又有些兴奋,选了一身素雅的青衣戏服,跟着小太监进了宫。她们转来转去,到的却是寿康宫。小玉兰听宫女们聊过,这寿康宫里住的是乾隆的母亲崇庆皇太后,看来今天要听戏的是皇太后。

进了寿康宫,小玉兰见到端坐正中的是个五十多岁,却风韵犹存的女人。乾隆就坐在她身边,显得很是恭敬,心想这就应该是皇太后了。小玉兰跪在二人面前,行了大礼,抬头再看时,不禁愣住了。

小玉兰原以为崇庆皇太后是个满人,可仔细一看才发现,皇太后长着瓜子脸,细眉大眼,虽上了些年纪,身体有些发胖,但看着就是个贤淑的江南女子的容貌。如果不是一身满人的穿着,又哪能看得出是当今的皇太后?而且眉眼神情上,和自己多少有些相像。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