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1926之崛起 >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中原大战 夺巢(五)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中原大战 夺巢(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一点,宋哲武也早有考虑,他把原在张家口负责向外蒙运输物资的卡车都调回了涞源,给阎锡山的解释是,‘现在是冬季,外蒙雪大,不利于车辆运输,开春后再恢复运输工作’。

有了这原有的700多辆卡车,虽然还是不足以运送涞源的大批部队,可是先期运送一两万人的部队冲向太原还是足够的。而且,好在他已经事先把需要搬运的各种物资都运到了太原和他的新厂区,以及他在太原的飞机厂的库区储存起来了。

在郑州的部队距离山西虽然很近,直线距离还不到二百里,可是还有一段路要靠步行。为了,尽快和冯玉祥的西北军拉开距离,他的部队离开郑州时,就要尽可能走的快。他调集到郑州的800辆卡车运送张涛的这个军是明显不够的。特别是,张涛军的第二师已经开赴鲁山,要从那里尽快赶过黄河北岸,没有汽车是不行的。500辆卡车昨天就已经开到鲁山了。

为了保证北撤的速度,宋哲武甚至也小小的欺骗了冯玉祥一把,那就是他以担心在他的部队包抄武胜关时,怕西北军进军速度慢为由,要求冯玉祥向阎锡山要来四列火车,以便到时运送西北军,现在就停在郑州站。

不过,这四列火车可不是宋哲武给冯玉祥准备的,火车站现在完全在他的控制之下,那几列火车他是不会弃之不用的。

而在他的记忆中,杨虎城是在9月份反蒋联军败局已定的情况下,抢先杀进潼关的,最后蒋介石不得不把陕西省主席交给了杨虎城。宋哲武很担心杨虎城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想法。特别是因为他突然发动他的《斑鸠计划》,杨虎城即使现在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也未必来得及实施。

第二个原因是,只要宋哲武的部队一进入山西,阎锡山和冯玉祥必定马上就会不顾一切地和他宋哲武拼命,他的第四路军会承受极其巨大的压力。而宋哲武实在是不敢完全相信蒋介石,蒋介石的最终目的是要扫除一切军阀,在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纷纷败下阵来,再也不会对他形成真正的威胁后,蒋介石是绝不会愿意看到再出现一个更加强大的宋哲武的。

所以,蒋介石绝对会很愿意看到他的第四路军和晋绥军、西北军死掐的,等到双方打的精疲力竭,伤痕累累时,蒋介石再指挥中央军收拾残局,不仅会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且最主要的是,宋哲武的力量也会受到极大的削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宋哲武才突然想到了杨虎城。如果杨虎城挥师入陕,冯玉祥必然不会坐视不管,肯定会分出兵力意图夺回陕西。这样,即使蒋介石真的想要坐山观虎斗,意图坐收渔人之利,那宋哲武的第四路军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减轻不少。

因为《斑鸠计划》当晚就要实施,虽然在涞源、山西、外蒙南下的部队有箫国栋和陶蓉负责指挥,在郑州的部队具体有张涛指挥,宋哲武并没有什么过多的事情可做,可是因为这是宋哲武穿越以来最关键的一场大战,他还是放不下心来。于是宋哲武找来已经越来越成熟的作战处长梦曦和王叙,三人又重新在地图上推演起《斑鸠计划》来。

(未完待续)

这个计划成败的关键,就是时间和速度。在发动的时间上,宋哲武虽然不认为现在是最佳的,可也很不错。

现在三个战场上双方军队都在紧张对峙,任何一方要想突然撤离战场都会导致部队出现混乱,如果另一方趁势发起进攻,那就会给一方造成巨大损失。唯一的不足就是津浦路上的晋绥军主力在山东打得不是很紧张,韩复榘现在几乎就是在避战,那里的晋绥军要脱离战场相对容易些。

还有,就是为了打开僵局,阎锡山已经命令他留驻晋北的部队向大同集结,准备随时沿平绥线南下山东。另外,平汉线虽然暂时相对平静,可是冯玉祥的西北军距离他在开封的部队太近了。一旦发现他的部队的行动,跟踪追击他也很麻烦。

对这些不利因素,宋哲武已经对《斑鸠计划》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和准备。首先,从涞源和外蒙方向进入山西的部队已经放弃了原计划,宋哲武不要求他们必须占领晋北重镇大同,那里现在已经集结了晋绥军的一个军的部队,要想在短时间里拿下大同不是很容易。宋哲武只是要求有有力部队,可以把大同附近地区控制住就行,一旦蒋介石发起反攻,在大同的晋绥军必定会投降,那时他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拿回大同。

为了让他的部队可以快速进入山西,在井陉附近的部队可以经过正太路进军太原,只是正太路是窄轨铁路,而且他也不可能指挥还在法国人控制下的正太铁路局事前给他调集大批车厢和车头,那里的运力有限,运输李思炽一个军加山地师已经是极限了。其它部队都要通过从涞源至太原的公路进军太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