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玩机械 > 第七六零章 开始治理(四更求花)

第七六零章 开始治理(四更求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促成养鱼项目上马的同时,雷晓飞还让人小批量养牛,因为牛是以后牛耕生产模式的主力,没有了牛怎么行?而且,牛这种牲畜只吃草,不吃其它东西,所以它对人类的食物构不成威胁。

猪这个项目,雷晓飞就没有这么急上,他准备在当地的开荒有了成果,当地人的收成有了改善之后,才上这种消耗食物的家畜。

雷晓飞这种立体交叉的种养,在几年之后,让当地的农民在提高主粮收获之余,也收获了丰足的副食。这些副食的盈余,当然就变成了钱,落入当地人的口袋。(未完待续)

唉,这就是恶性循环。生产力低下,导致了收成少,收成少了,人们就只能顾着吃不饱的肚子,哪还有空去想改善生活?所以在没有正确的指导和有效的行政组织之下,人们越是贫穷,就越没办法改变贫穷。

其实,这个贫穷与知识的贫乏也有莫大的关系。养殖家禽家畜,与人能不能吃饱,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家禽家畜可以用人不吃的东西来养,如谷壳、米糠、猪草等等。这些连城市出生的雷晓飞都知道的知识,这里的人竟不慬,足见这里的人知识贫乏。

雷晓飞了解清楚情况之后,马上着手调整改良当地的生产结构,大分量增添养殖项目。他充分利用暹罗水网发达的优势,先在这一带地方,发展养鱼。

暹罗国内,大大小小的河流纵横交错,而且这里的雨水充沛,让河水经年不绝,是种植、养殖的好地方。雷晓飞让当地的人在近河流的低洼地区挖鱼塘,用来养殖一些容易养、成数高的鱼。

热带地区的阳光充足,致使种类生物的衍生容易,同品种的生物要比亚热带的地区成长快、个头大,这里的鱼也是一样。雷晓飞经过了筛选之后,让当地人养了一种在他前世的乡下叫福寿鱼、也称越南鲫或非洲鲫的鱼。

福寿鱼属鲫鱼的一种,至于它为什么又叫越南鲫或非洲鲫?雷晓飞估计它应该是在这两个地方引进他前世的中国,所以人们就这样称呼它们。如果这种鱼真的是从越南引进的,那在暹罗这个与越南相邻的地区,应该的就可以大量养殖了。

这种叫越南鲫的鱼,体形与平常的鲫鱼相近,不同之处是平常的鲫鱼银白色,而越南鲫是带条纹的暗绿间灰色。越南鲫的个头比平常的鲫鱼大多了,平常的鲫鱼长到一斤重已经算巨型,而雷晓飞吃过的越南鲫最大有六斤多。

越南鲫还有个特点就是粗养,只要不是太冷,就随便养它也能长,而且它还什么都吃,繁殖又快,是一种很适合改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养殖生物。

雷晓飞在这一带组建的生产结构,与他在前世的故乡时组建的相似。他也让当地的民众,把挖鱼塘挖出来的泥做泥砖,用泥砖建房代替当地人住的茅屋。他还让当地的民众养鸡、鸭、鹅等家禽,用它们的排泄物来养鱼。

当然,雷晓飞让人挖的这些鱼塘,并非只养这一种越南鲫,他还选择性地让人混养不同水层的鱼类,充分利用资源。而且雷晓飞还教会了人们用哪些草可以喂鱼。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