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玩机械 > 第二三二章 制烧鹅炉

第二三二章 制烧鹅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炉顶就在雷晓飞的边砌边修正中完成,耗时也是大半天。

炉顶砌好后,最项最上方处,留下了一个半米左右直径的大圆孔,那是让食品进出用的。这个大圆孔,在烧烤食品时,要用一个盖子封上,才能保温。

这个盖子的用料曾困扰了雷晓飞几天,在雷晓飞前世时所见的这类炉子,无论大小,盖子都是用铁皮来做成的,但现在哪来的铁皮,用木做又不能耐高温。后来,雷晓飞想出了烧一个瓦盖子的方法,瓦既可以耐热又可以保温,正好适合用在此处。所以炉顶做好后,雷晓飞就马上量好尺寸,让高峰去烧瓦盖子。

又用了大半天,瓦盖子烧好回来了,把瓦盖子盖上后,烧鹅炉就全部完工了。

雷晓飞绕着炉子,详细地检查了几遍,对自己的作品还是相当满意。

炉体的砌建很快,因为有统一的成型泥砖,炉体只需用开好的石灰油把泥砖码叠起就行。

雷晓飞做的炉子是竖着放的。他先用成型泥砖在已整平并挖好地脚沟的地上摆出一个环形,然后交错砌叠,不一会工夫,近两米高的炉体已在雷小哥的手下成型。

炉体建好后,接着要做的是炉顶和炉底。雷晓飞决定先做相对容易点的炉底,之所以说炉底相对容易建,是因为炉底的泥砖可以从地上支承,不像炉顶那样没处借力。

雷晓飞在建炉体时,留下了一个口子,这个口子有让一个大人弓着背出入这么大。雷晓飞留这个口子的作用一是用来取盛装油脂的瓦缸,二是能让人进入清理炉膛。

雷晓飞从未封项的炉子上方进入炉体后,先用制好的泥砖砌到比瓦缸高一尺左右的高度,然后放入预先准备好的、准备用来收集油脂的瓦缸,再用和好可以用来做砖的泥,现场沿着瓦缸的边沿向炉子的内壁延伸,糊成一个锅状,这个“锅”的最大直径,只是炉体的三分之二大,剩下的三分之一雷晓飞要用来放加热用的炭。

这座建得有点像爱斯基摩的冰屋的炉子,让周家父女又接受了一次震撼,圆形的建筑物他们哪曾见过,就是发梦也不曾想过,现在呈现在他们眼前的东西,已经超越了他们对建筑的认知范畴。虽然他们也由头到尾跟着完成这个工程,但直到现在他们还是不敢相信可以建造圆形的建筑物。

唉,这就是时代的差距,雷晓飞前世时,哪个粮仓不是建成圆形?建成圆形的储存量才最大嘛;哪些著名的建筑物之中没有圆弧形的建筑,就如美国的白宫、悉尼的歌剧院,建成圆弧形才好看养眼嘛。

炉子建成后,当然就要验证它的功能了。雷晓飞正着手准备试炉时,却见丹霞惶急地匆匆跑来找他,告诉了他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未完待续)

雷晓飞糊好“锅”后,量好“锅”的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和高度,就出了炉体,到外面做大瓦片的图样。图样出来后,雷晓飞马上让高峰去找人加工,而他自己则带周家父女研究做炉顶。

炉顶用的泥砖有两个面和原来的成型砖一样,只是角度稍小而已,用原来的砖修改一下就成。最难办的是圆弧的那两个面,原来的成型砖只是纵向的一方圆弧,而炉顶砖而除了纵向的一方圆弧外,还有横向的那方也是圆弧。

雷晓飞用原来做泥砖的木模,做了一个湿泥砖,把它放到炉体顶上,现场修正泥砖的形状,直到满意为止。然后雷晓飞就根据这个修正好的泥砖形状,用两块湿的薄木板做成了和修正好的泥砖一样的圆弧,用来修正泥砖。炉顶用的泥砖并不多,有了修正工具后,雷晓飞他们很快就把炉顶用的泥砖做好,放在一边晾干。

大瓦片的加工也很快,只用了大半天就完成。雷晓飞接到高峰送回来的大瓦片后,立即进入炉体中,把瓦片用浓石灰油贴在他先前糊成一个锅状的炉底上,砌拼成大漏斗状,然后再把到时候炉底详细地检查了一遍,自我感觉满意后,才走出炉来。

第二天,砌炉顶用的泥砖有五成干了,雷晓飞就开始砌炉顶。因为雷晓飞考虑到炉顶用的泥砖是纯手工制作而成的,难免会有偏差,他要趁泥砖还没有全干透就现场砌拼,这样,可以随时修正泥砖的形状,弥补手工制作的偏差。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