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世纪帝国 > 第二十六章 帝国工业大纲

第二十六章 帝国工业大纲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于国家投入方面,国有企业集团要做好三个任务;首先是改善管理。”

“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管理的社会化进一步减少政府行政色彩,避免行政介入市场导致市场错位,降低总体经济效率,衍生行政垄断。通过桂牌上市,私募新股,引入民营资本等形式,五年之内国有股权要下降到六成,并且彻底结束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行政任命制改为由国会两院下属的国民资产管理委员会派出国有股权代表出任董事董事会委任高层管理人员;十年之内,国家持股下降到三成但保留绝对舍决权。”

“此外,国有企业集团要加大对外部董事的引入,并扩大其作用。全部国有企业集团,外部董事比例不得低于三成。国有企业集团高管从明年起还将启动资质认证体制,参与国家统一的商务经理人资质测试,成绩公开。未能通过考试者就地卸仕。”

“其次,国有企业集团的社会监管将得到强化。国有企业集团将实行董事会负责制和国会问责制,由国会下属的国民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召开听证会,对国有企业集团可能损害社会责任的行为,或导致国家资产不当损失的行为进行听证。工商部从明年初开始将每年发布国有企业治理白皮书…公布各国有企业集团的企业治理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股东会和董事会运作,董事会下属专门委员会的运作,外部董事的作用,企业决策流程梳理等等。在文宣方面,将充分引导媒体对国有企业集团的监督。这部分监督与行政监督是隔离的。”

“最后,国有企业集团将严格划分为非营利性公共事业和营利性产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自来水,供暖供气等公共产业将界定为非营利性公共事业,中枢已经投资的要移交地方,并由地方参政院下属公共事业管理委员会核定价格政策和年度预算,拨付公共资金。资金不足的,〖中〗央财政提供财政贴息…由国有银行提供贷款。”

“未来的工业发展,仍将坚持公有产业为骨骼,民营业为血肉的道路,并将大力发展村镇工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就近就业和城市化过渡需求。”

中华宫,一号会议室。

华兴二年第九次国务会议,主题正是工业。

新任帝国内阁〖总〗理唐绍仪正在侃侃而谈;“………………帝国工业发展,以二十五年为限制定长期目标,则为晋身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无论是总量还是综合水准,均要超越同侪。为保障此等目标之实现,帝国工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我帝国工业之长远发展战略,即经济发展按照建立全面自足经济体系,依托东亚大市场,构建足以与欧美抗衡的强大之经济体,具备足够的经济和技术竞争力,掌握全面领先的技术专利积累和研发资源。

“信贷政策方面,按照工商部的提案,主要通过〖中〗央财政贴息的模式进行结构化信贷宽松,对扶持性产业和公共服务类组织提供信贷优惠。对于前述重点扶持产业,属于一整套配套政策。此外,国有银行还将采取一拖多的银团贷款方式,即国有和皇产银行对重点扶持行业和企业作为主贷款人,提供信贷担保服务并收取相关费用,而其他民营银行则可以以此为履约保证提供补充性贷款。”

“产业技术引入方面,工商部已修订了政府扶持引入名录,重点扩大工艺技术和精密机床的引入,五年之内拟投入三亿元政府担保贷款用持企业。”

“产学研结合方面,工商部和文教部拟联合草拟扶持规定,推广目前帝大等一类自治大学的产学研体制,以专款支持更多大学组建实验室,购置设备,并给与政府研究课题,引导其走向产学研结合。未束主要的引导方向,是实现企业和大学,研究所的直接对接,以企业行为为主。”

“帝国于工业技术领域的发展,乃采取引入海外先进人才,先进技术成果,先进仪器,先进设备,与培养本国科研力量相结合的方式,在国家扶持引导之下有序进行。目标是在目前的优势领域保持对国外的领先,在重点领域实现超越,在其他领域实现同步。”

“在此目标之下,我帝国工业之发展,乃行全面自足策略,即逐步摆脱对国际化分工的依赖,而在我经济〖体〗内部适当采取比较优势理论,在各藩属国,保护国,督导国依照其本国实际情况发展相对优势产业,以配合帝国整体经济布局,以东亚经济之一体联合对抗欧美之贸易壁垒和经济渗透。”

“其中期目标,即在十年之内缩小与美国工业总量之差距至四成左右。而近期目标,则如五年发展纲要所述。”

“为保障以上目标之顺利实现,帝国必须从税收…财政转移支付,国家投入,信贷政策,产业技术引入,产学研结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普及关税调整等各个方面制订配套措施,此外,必须全面规划国家产业布局,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

“于税收方面,帝国之长期目标为百分之二十五的企业所得税,但近期和中期期限之内首先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到百分之二十,鼓励民族资本投入实业领域。相应地,帝国将对钢铁,造船,汽车,电力,电气,化肥,农具等产业中合乎规格的企业的扩产通过抵扣应纳税额的方式实现税收返还以扶植此等领域的企业发展。”

“于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对企业的转移支付主要采取财政贴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个人之转移支付,主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来实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