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世纪帝国 > 第十九章 欧风美雨(一)

第十九章 欧风美雨(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看一看〖中〗国人在对日俄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战力,听一听印度国大党喊出的口号…再想一想驻印的十几万殖民地军队,尤其是下层军官和士兵都是本地人,一旦〖中〗国人弄出“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印度解放”之类的东西………………

海军部的意见也很直接;目前无法在太平洋地区挑战〖中〗国人的海权,除非可以拉上美国和法国,并且假设德奥意不趁火打劫。

意识到自己的手里并没有什么真正管用的底牌,朱尔典依然不得不去完成一系列在他看来属于“天方夜谭”的外交任务。

首先,伦敦外交部要求他“迫使,或者说促使〖中〗国人从中德接近回到中英同盟为基调的外交轨道上来”;

其次…要求他“促使〖中〗国人承认大英帝国于亚洲既有之利益不得受损”;

北京。中华帝国外交部。

自从俄国内战爆发,〖中〗国外交部就成为了整个东半球的外交中心。每天,戴着高筒帽,身着燕尾西装,系着领结,提着斯提克的英法外交家,配着铁十字勋章,戴着普鲁士单边眼镜的德国外交家,身穿宽袍戴着奥斯曼式小红帽的土耳其外交家,身穿合体西装,提着手提箱的美国外交家出出进进,把各大强国的意图带来,又带回这个东方帝国的回复。每一次会面,也许就会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衍生出一系列有意无意的变化。

目前压力最大的,首先就是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

尽管中俄和约已经缔结,伦敦方面算是松了口气,开始动用各种手段支持沙俄政权“剿灭叛匪”但对于朱尔典来说,麻烦并没有减少多少。

〖中〗国人似乎吃定了英国人面对赤俄和内部左翼的牵制,以及德国的虎视眈眈,无法对华采取强硬要态,在亚洲问题上步步进逼。

然后,伦敦外交部要求他进一步“促使〖中〗国人出让更多的权益,无论是其本土还是新占领土,以及他控制的东亚小国”;

再次,他还需要“促使〖中〗国人在东北亚出让一个港口与皇家海军…以便就近遏制德国海军远东舰队;

这还不算,伦敦方面还转移过来很多其他内阁部门的意见“要求〖中〗国人对英国商品减免关税”“务必请〖中〗国人提供一部分其新装备的技术资料,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请〖中〗国人保证,不以武力侵犯南洋地区”………………

在朱尔典看来,这些人“纯粹是在说梦话”…他恨不得在伦敦白厅怒吼一声…“你们都该到这里看一看这是个什么国家,然后再讲话!”

一想到这些“比说服匈奴人从东罗马退兵”还要困难的外交使命…朱尔典恨不得马上发出电报辞去公职。

〖日〗本,朝鲜和俄罗斯的远东,西伯利亚也就罢了,但〖中〗国人饮马里海,尤其是对暹罗的公然宣战,则是狠狠抽了大英帝国两记响亮的耳光。

中亚也还罢了,毕竟波斯和阿富汗的北部属于俄国势力范围,英国人的手想伸到河中却是有心无力。可暹罗,虽然一直生活在中英法的夹缝之中,可私下里英国人一直把它作为牵制〖中〗国的棋子,并且就在英国的卧榻之侧。可现在〖中〗国人却大摇大摆地冲了进来,公然占据了整个暹罗!

特=艾略特ˉ默里ˉ基宁蒙德伯爵一再要求驻印度英军总司令基钦纳子爵出动军队阻止〖中〗国人,但这位〖镇〗压了苏丹,打赢了布尔战争,并且以绝对坚定的意志和冷酷的品格著称,被英国陆军界称为“大首领”的陆军元帅,当即给与拒绝。

基钦纳子爵在发给伦敦陆军部的电报中明确提出“驻印英军无法与〖中〗国军队较量…彼此实力相差悬殊,我们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他明确表示“印度内部有很多不稳因素,目前能维持住殖民地不发生可怕的暴乱就已经是胜利”。

对此,伦敦陆军部表示了认可。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