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世纪帝国 > 第二百章 以华夏之名(第三卷终)

第二百章 以华夏之名(第三卷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灵之车,结玄云,驾飞龙,羽旄纷。

全体文武官员全体鞠躬四拜,并在面前的铜盆中洗手,行“灌洗礼”。

随后,祖庙的华夏大祭司率同众祭司请出诸神主供奉于贤良祠正殿。郑宇立于版位之上,敬献第一杯郁电酒,并奉祝函,行跪拜礼。

担任仪礼官的华夏大祭司宣布祝文,追忆先祖荣光,诚惶诚恐献上今日之捷收复先民之故土,河中,鲜卑利亚,滨海等凡一千两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并入我帝国疆域,各色人众约千万数皆服王化并复藩国朝鲜,定扶桑之国,收暹罗为羽翼,献俘阙下。天下万邦虽万里之遥而尊奉我华夏文武之盛,亚细亚诸国群起雀跃而望中华之王道秩序,此堪为千古未有之盛,云云。

全体三拜九叩,唱颂礼之后,乐起,一百二十八名童男童女表演佾舞《华夏颂》:“大国泱泱始于洪荒:两河怀抱,雄立东方:炎黄我祖,耕垦中土:凤凰来仪,万民泽福。

四大发明,灿若朗星:唐诗宋词,汪洋恣肆: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汉唐雄风,传承不止。

六月二十二日,农历五月初一,星期五。

黄道吉日,岁煞东,鸡日冲(辛卯)兔,宜:祭祀,修坟,涂泥,余事勿取:忌:移徙,入宅,嫁娶,开市,安葬。

北京昌平,皇家烈士陵园。

青山绿水之间,座落着仿汉唐风格,又融入现代砖石建筑和雕塑技巧的建筑群落华夏祖庙。这座象征着国家传统和荣耀的庞大建筑群,主体由贤良祠和侧面的群英祠组成。在其背后,便是一望无际的陵园,掩埋着无数为国捐躯的军人,尤其是皇家禁卫军军人。他们死前也许默默无闻,但死后却获得了永久的荣光。一眼望不到头的墓碑,以战争和部队番号的次序整齐排列,仿佛随时等得着统帅的召唤,再次为了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战。

在陵园正中的山冈上,帝国先皇帝郑鹰夫妇的陵墓简朴而肃穆。

秀美山11,瑰丽诗篇:丰饶物产,独厚普矢:中华风骨代代相传,人文遗迹,遍布乡间。

久盛生骄,久富生傲:闭关锁国,难阻洋炮:割地求安,国运日黯:黎民百姓,生灵涂炭。

英雄奋起,复我江山:物换星移,地覆天翻:万民乐业旭日东升:国运昌隆,豫大丰亨。

炎黄子弟,勿忘国耻:不为强国,便做奴隶:光我华夏耀我祖先:千秋万代,中华永昌!”随后便是汉乐府十九郊迎身着汉服的男女舞者挥动袍袖,歌声苍凉:“练时日,侯有望,熟管萧,延四方。

九重开,灵之游,垂惠恩,鸿祜休。

他们在生前享受无上尊容,在死后仍旧被忠诚的战士们簇拥和保卫,沉默地注视着这片山河。

今天的贤良祠格外庄重肃穆。黑衣的禁卫军军人队列严整,文武官员全体着汉服,胸配白huā,庄严肃立。这是自祖庙建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献捷祭祀。

中华帝国的祭祀礼仪袭周制,仿汉唐,贤良祠中供奉的神主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三皇五帝以下,夏商周三代以降,凡秦汉唐宋两晋南朝隋唐宋明至中华帝国,涵盖了历代帝王,杰出文臣武将,文学巨匠,科学人士能工巧匠等一切有杰出贡献之人。今世之人,凡功绩惊人也可入贤良祠受祀。而群英祠则是供奉一切为国捐躯的战士英灵,永受香火。

编钟鸣响。

担任初献官的皇帝郑宇”身汉服,戴黄金旒冕,佩剑手捧装着告捷祝文和香木的祝函缓步而行,自小次房来到月台之下的初献官版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