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世纪帝国 >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德合作(二)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德合作(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总〗理大臣刘定一,对于和德国的合作始终有些疑虑,在他看来,英国始终是〖中〗国的传统盟友,而无论是金融财力,自身的市场,国际影响力还是对〖中〗国现实的军事威胁,英国都是最有价值的盟国。

目前英德在欧洲的利益争夺正在激化,尤其是德国扩展海军和商船队,已经触犯了英国传统的海上霸权。如果和德国过于接近,势必对中英关系造成直接损害。

这位内阁首脑忧心忡忡地提出,之前英法美的联合翰旋,已经显示出英国对于〖中〗国在亚洲扩张政策的忧虑。目前中俄战事还在进行,并不清楚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即使再获得更多战果,〖中〗国也很难指望一战而灭俄国,终究还是要以和平协定来锁定胜局。到了那个时候,能够发挥最大影响力的还是英国,其次是美国。至于德国,对亚洲鞭长莫及,实在难以发挥实际的助力。

此外,刘定一也提出,中德合作,如果导致英法对华贸易制裁,反而得不偿失。毕竟帝国需要外汇,需要海外市场,需要贷款,而这方面能够对〖中〗国提供最大助力的只有英法,尤其是英国。至于德国,其与〖中〗国的交通,在陆上要依靠俄国,海上则很容易被英国截断,不足以作为凭恃。

总之,刘定一认为,中德合作不是不可,但还要慎重。尤其是目前这个时点,英国已经受到了相当的刺激,进一步激化中英矛盾,很可能得不偿失。

对于德皇的脾气,郑宇早已摸得门清。在高度称赞了德皇陛下……对人类社会和平与正义事业表现出来的责任感”之后,郑宇认为“德意志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合理的,也是充满了“男子汉的气概”代表着人类社会积极和进步的一面”。

郑宇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目前陷入了一种不良的倾向,即某些文化上表现出因循守旧和腐化的国家占据了人类社会的权力顶端”这种格局“显然不利于人类社会以积极进取的姿态走向文明进步”。因此,中华帝国对德国表现出的“男子汉的姿态”表示钦佩,并愿意与德国就这一“关乎全人类发展方向和整体福祉”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郑宇感谢了德国对于中俄战争,外交翰旋等问题上表达的支持,并基本认可德国提出的“各大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行动〖自〗由”的原则,反对“某些大国从本国利益出安,对其他大国公平合理的诉求和利益表达指手画脚”。

郑宇也认同“世界各国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能力在其文明辐射范围内维护和平与正义的大国,他们是维护其势力范围之内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其占有所必须的资源,是符合人类进步要求的合理诉求:第二类是具备足够的文明力和成熟度,可以自主照料其内部事务,发展文明的国家,但没有能力在更大范围内承担自己的责任,这类国家,需要与区域性大国合作,共同维护本区域内的合理秩序:第三类是文明度不够,缺乏足够的自我发展能力乃至意识,需要由基石大国对其政治,经济,文化给与全面指导的国家,这些国家构成了区域性文明圈的外围和附着物,依附于基石型大国。”不过,郑宇对于中华帝国对亚洲势力范围的要求出言谨慎“中华帝国基于历史传统和目前的现实条件,坚持对于东北亚和中亚,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合理诉求”而对南洋的现状“〖中〗国表示总体满意”。

此外,郑宇重申“〖中〗国无意吞并〖日〗本这样开化文明的主权国家,对于朝鲜和琉球要求归附的请求,〖中〗国也始终保持谨怕,〖中〗国尊重中华民族之外亚洲其他民族的自决权利,并愿意分享中华民族发展文明的一些经验”。

对这个问题,外相李经方有支持,也有保留。

在李经方看来,英国目前处于政策转折期,传统的〖自〗由主义帝国政策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对此,〖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英国的政策走向产生微妙的影响。

不过,郑宇对李经方实在有些无奈。

此人一方面坦承,〖中〗国目前提出的东亚独占势力范围,等于直接推翻了英国一直维持的东亚势力均衡,也破坏了美国的门户开放,必然会导致〖中〗国与列强的矛盾,〖中〗国要避免矛盾,就只有放弃这一要求“而这在目前的情况下是根本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中〗国目前最紧要的任务是“争取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因此……不能过分刺激英国的帝国主义情绪,把中英推向战争或者贸易封锁”。

显然,海因里希亲王对于〖中〗国有些含糊其辞的表态,尤其是在对南洋的领土诉求上的谨慎态度并不是太满意。不过,身为一个资深国务活动家,他也知道不能急于求成,因此也没有在这些问题上争辩。

经过一天的初步讨论,双方交换了各方面合作的框架意见,总体情况很是融洽。

散会之后,双方当然都不会闲着。

郑宇这一边马上就召开了御前会议。

这不仅仅是讨论中德外交的国策问题。郑宇一开始就定了调子,那就是从中德关系延伸到下一步的整体国策。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