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世纪帝国 > 第七十九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

第七十九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殿下,职已经向各部和内阁要员宅邸加派了警卫,并且在各大院校加驻警力,还在校内临时组织了师生协警队,由青年团和复兴党部推荐政治上可靠的青年师生,协助维持校园秩序,防止奸党蛊惑人心。”

赵秉钧的态度无比恭顺。

他是降臣。赵秉钧原本在左宗棠的楚军效力,曾经跟着左宗棠平定新疆之乱,作战勇敢,曾经在雪中埋伏三昼夜,几乎身死,从此落下残疾,形同阉人,又因为身体疼痛吸食鸦片,落了烟瘾。后来赵秉钧跟着左宗棠的部队南下讨伐镇国军,赵秉钧被俘。皇帝郑鹰见此人谈吐不俗十分英勇,遂善加接纳解衣推之,赵秉钧自此感念皇帝恩义,又为镇国军军威所震,心知此人定成大业,故而发奋报效,甚至狠心断绝了烟瘾,郑鹰惊异于此人的坚毅,对其更是刮目相看。

也不是恶趣味还是,郑鹰居然让这位事实上的阉人领衔考察英国警务,回国后由其主导进一步完善警务条例,并且在整个南洋总理衙门辖区推广。赵秉钧年纪轻轻就开始在警务体系崭露头角,最终一步步走到了帝国警政的最高峰,当然暗地里也落了一个“厂公”的名头。他当然不会,在另一个时空里,几年之后,作为北洋重臣,他还能成为内阁总理。

“五处已经为各位重臣加派警卫,”总情局五处处长武云飞说道,“对于几个目前掌握的地下组织正在加紧渗透,只要掌握了大部分情况,随时就可以一网打尽。”

中华宫,御书房会议室。

郑宇打量着对面的几位大佬,心中暗暗和前世历史中的形象进行着比照。

岑春暄面容威严,眉毛却是极淡,看上去就给人一种杀性极重的感觉。郑宇自然这人在前世的晚清历史上是如何一个狠角色。当年官场之中号称有“三屠”,其中张之洞花钱流水人称“屠财”,岑春暄热衷弹劾官员被称为屠官,另外一个则是袁世凯因屠杀义和团和各路乱党时称屠民。那个时空的岑春暄虽然以清朝忠臣乃至孤臣的面目,曾经想以一己之力廓清官场,但最终还是投身了辛亥**,甚至在袁世凯称帝的时候也坚决站在了反袁军的一边,在近代史上倒是个比较正面的人物。尤其是这人的铁拳肃贪,实在是让郑宇无法不心生好感。

在这个时空里,岑春暄给了郑宇更多惊喜。岑春暄自幼目睹法国殖民者在西南横行无忌,后来听闻安南北部镇国军崛起,屡败法人,故而动了念头,曾经微服前往安南探询,并机缘巧合下见到了郑鹰,畅谈天下之事,惊为天人,自此死心塌地跟了镇国军,并成为镇国军在云贵都督府的内应,为镇国军北上打了伏笔。

到了镇国军两次击败法人,曾春暄的父亲岑毓英时任清廷的云贵总督,曾经一度萌生招安镇国军,并以此力量割据西南乃至建立岑家朝廷的念头,却被当时年轻的岑春暄极力劝阻。岑春暄力劝父亲看清形势,镇国军军威无敌,连法国人都只能甘拜下风,一朝北上无疑是龙行天下不可复制岑毓英将信将疑之下,却也派了岑春暄前往联络,后来见到朝廷拼凑的各路练军防营都被打得落花流水,最后连左宗棠也束手无策,这才最后下了决心,联络云贵力量反正,奠定了镇国军一统南方的基础。

郑宇满意地点点头,缓缓起身各位都是办老了差的前辈,这些事情上头,我自然是信得过的。不过这京师防务,非同小可,这城里上上下下男男女女总有四五百万人口,又是各派势力角力之所在,各路牛鬼蛇神神通广大,实在是懈怠不得。”

众人连忙点头。

郑宇肃然说道之前之所以出了那么多问题,关键还是京城的安保力量,各有统属,互不通气,协调上终归差了些火候,这才让奸党有机可趁。前车之鉴,不可不防。以我的意思,不如成立一个京畿防务联合委员会,把各家的力量协调好,保证这国战期间,陛下和各位重臣没有后顾之忧。”

他扫视一下众人,笑了笑各位意下如何?”

虽然镇国军为了夯实根基,又自请建立“南洋总理衙门”,试行自治新政,维持了对大清面子上的臣服,但天下人都这是南方另起炉灶。岑毓英有了这份子功劳,却深知和镇国军系统格格不入,并不居功自傲,兢兢业业帮着稳定了云贵两省的局面,随后跑到南洋总理衙门所在地广州做了高级参议,把一腔希望都寄托在身上。有了这份香火,再加上岑家在广西的根基,岑春暄自然成了郑鹰的铁杆亲信。

不是出于考虑,皇帝一直把岑春暄放在军法系统里边,在军队里一路高升。由于这人素来铁面无私,除了皇帝之外六亲不认,当年陈磊倒台的时候,甚至都有过风声说岑春暄要接中审局。不过最后皇帝却只是把他扶了正,成为了帝国宪兵部队总司令兼京畿卫戍司令官,却也是一言九鼎的重臣。岑春暄年近五旬,身为陆军上将,在京畿位高权重,整日思忖着誓死以报皇恩,故而军务上头抓的甚严,乃至对于穆铁和许凡这样的军部大佬都隐隐有几分别苗头的意思。

“殿下,陛下前往西山,京畿安全就托付给您,臣别无长策,惟有严防死守而已。”岑春暄恭谨地说道,“宪兵司令部共辖八个营,总计官兵五千六百人,全部都是开兵见仗流过血的老兵,对陛下的忠诚可以信赖。臣琢磨着,只要卡住出入北京的交通要道,严格检查,奸细就难以混入京师,逆党也难以外逃,自然可保平安。至于京内的治安,倒是请警政部多费费心。”

帝国警政部部长赵秉钧虽然位列内阁大臣,可鉴于此人死心塌地以皇帝家奴自居,一贯媚上,内阁同僚对这位四十多岁就身居内阁大员的警察兼特务头子都是好感欠奉,私下里还送了一个“御犬”的称号,与岑春暄的“御猫”倒是相映成趣,意指赵秉钧是狗仗人势,皇帝让他咬谁他就冲谁汪汪,而岑春暄是大猫扮老虎,看着吓人,实际上在军队体系里不招待见,做军法官尽干抓人的事情,也无非是靠着皇帝的威势撑着罢了。至于秦光,因为总情局威名太胜,又都挂着禁卫军的军衔,众人倒还真不敢随便议论。

不过在郑宇看来,这两人对于皇帝来说,实在是很有用的忠狗。至于那些议论,恐怕更多是出于文官对武人和特务传统上的一种鄙夷,以及对皇帝近臣与生俱来的歧视罢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