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海上长城 > 359 经济崛起计划

359 经济崛起计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海抗军经过调整,李广也不敢说飞行员的平均素质超过日军。没有超出对手一个层次的技术,哪里有必胜的把握?

可以想象,从此海唐国只能自力更生了。

自力更生实在是太过困难,海唐国人力物力都严重缺乏,生产常规武器都已经是困难重重,研发制造这些高科技产品实在难度太多。几乎不可能在三两年见到成效。

磁控管这个研究项目。可以说,海唐国在合作中获得的利益极少。

本来李广搞到的磁控管就是峰值功率一千瓦,十厘米波长(3000mhz)的磁控管。半年的研发,只是把实验室产品给实用化了。功率和波长都没有丝毫进步。

简单的来说,磁控管的频率越高,精度就越高。功率越大。探测距离就越远。而且磁控管的频率越高,同功率的情况下。天线体积就越小。

此外还有几件事情,对海唐国产生了极大影响。

第一件事情,美国开始限制对海唐国加工电解铅。要知道海抗军从南美购买的都是火法冶炼的粗铅,要想制造电池必须电解加工之后才可以使用。

电解加工倒不是多么困难,但是李广一直以来不愿意无限拉长生产线,所以一直没有上电解生产线。而是采取从美国电解加工的方式取得电解铅。

这件事还好说,美国人虽然限制电解铅的出口,倒是没有限制设备出口。苏茂德的商业集团已经着手购买设备,聘请技术人员。

第二件事情,海唐国通过杜鲁门副总统和美国一家公司合作的主动声呐技术,取得了突破,产品再次升级。但是这家公司现在被某一老牌声呐制造商收购,海唐国别说主导权了,连影响力也已经没有了。不过还好的是,产品对海唐国倒是没有限制出口。

雷达技术,是美国和英国在四零年九月就已经开始合作的,现在两国的雷达技术已经开始爆发性增长,不仅功率大,波长更是从一米五到三厘米,品种齐全。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开始换装部队,但是可以预计,半年到一年时间里,美军的雷达将会出现质的提升。

雷达技术的提升,将会对战斗力带来什么变化,李广很清楚,甚至比美国人还清楚。

日本海军在中途海战之后真的立即衰弱到了很差劲的地步吗?不,绝对不是。即便是日军损失了几艘航母,损失了大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和舰员。难道说,飞行员素质会降到比不过美国飞行员的地步?

但是在历史上,太平洋战争的后期,从四三年开始,几乎就是被美军压着打,虽然因素很多,但是雷达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

一个最为明显的现象就是,美军即便有航母战沉,但是舰载机的损失都很小,几乎没有出现飞机还在航母上,就被日军击沉的状况。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雷达的预警功能。

第三件事情,仍然是海唐国通过杜鲁门副总统和美国一家公司合作研发雷达主要部件磁控管。现在也被美国研发雷达的主要公司-贝尔电器收购。

相对于声呐技术,李广更加重视雷达。声呐虽然重要,但是却比不上雷达的重要性。没有雷达,李广很多设想都无法实现。和声呐不同的是,美国人根本就不对海唐国出口雷达。

这两项技术合作,海唐国倒是赚到了不少钱。差不多有一百多万美金。但是,李广的初衷可不是为了钱,尤其是雷达,涉及到海唐国的长期战略。

李广知道,美国人更知道。因此出现这样的结果,一点都不稀奇。合作之前。李广也不是没有对此有所预料。但是他认为美国顶多不对海唐国出口先进雷达,稍微落后点的产品应该问题不大。但是却没有想到,美国的手段如此恶劣,根本就不出口雷达。无论舰载还是陆基的雷达。

表面上,美国人使用的是正常的商业手段。各个财团之间的竞争肯定是不希望出现对手的。但是这两种技术,如果放到其他国家,完全都是国宝级别的秘密。尤其是雷达的磁控管技术。虽然美国已经有了比海唐国提供的磁控管更加先进的技术,但是对于海唐国来说却是前进的道路。美国这一手,直接就掐断了海唐国的发展。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