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剑吞鸿 > 第123章 耕怠无获,事辍无功(上)

第123章 耕怠无获,事辍无功(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彦微微一愣,面露不解之色,“请老师答疑解惑。”

吕铮道,“削弱世族,此为固本兴国、未病先防之举。四十六年前,大秦犯境,先帝御驾亲征,向北拓地百万里,这百万里土地,是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祖地,而这其中便包括秦国祭祖之地,狼居胥山。我们占了人家的祖地,又把人家驱赶到极北的荒原生活,大秦的老百姓,恨咱们大汉恨的那叫一个压根直痒痒。这几年,雄踞北方的大秦上下同心,国力蒸蒸日上,兵强马壮,想必,第二次秦汉大战,即将来到喽。到时,咱们若不能平定世族,把帝国拧成一个拳头,恐怕还真对付不了北面那座随时会压过来的大山!”

刘彦沉思片刻,随后微微点头,“老师说的有道理,这几年,北方秦国对我帝国北方的牧州、薄州、锋州,骚扰越来越多,试探越来越深入,他们这是在试探我国力和军力的虚实,一旦秦国有了小胜的把握,他们一定会举兵南下的。所以呀,剪灭世族,当从速从稳呐。”

吕铮抿了一口茶水,点头称‘善’。

随后,刘彦哈哈一笑,浓眉一挺,道,“不过,老师,这道题,可要算我答对了一半。如果接下来两道题朕全部答对,您可要陪我一醉方休!”

刘彦闻之,哈哈大笑,朗声说道,“老师,刘权生可不是受挫便退之人,当年,我差人找他,要他平定本家刘氏,他又何尝不是在等我呢?想必,刘权生在回到凌源之初,便已开始着手铲除本家刘氏了,不然,一个百年大族,怎会在短短六年之内,便告彻底倾覆呢?”

丞相吕铮哈哈大笑,“刘权生是你的知己,若论知他懂他,还得是陛下啊!”

刘彦将杯中茶一饮而尽,轻轻叩住了东方春生的手腕儿,低眉问道,“老师,今夜不要回去啦!你我师徒二人,再次小饮一杯,可好?”

吕铮从小看着刘彦长大,两人亦师徒、亦父子,对于喝酒这事儿,吕铮表现的倒是颇为平静,刚刚刘彦坐在其对面眉飞色舞之时,吕铮也仅仅是当啷着长生眉,一脸宠溺地看着这位打小便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天子,当然,仅仅只是宠溺,吕铮清楚的明白:他陪刘彦走的,是独木桥,是函谷关,在重重危险面前,宠爱、情感、道义,都必须抛在脑后,他们必须时刻保持理智,用清醒的头脑分析局势、制定策略,从而春风化雨般铲除天下间所有的世族。

而面对刘彦的盛情相邀,吕铮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反而伸出另一只长满老年斑的手,轻轻拍了拍刘彦叩在自己腕上的那只手,温和一笑,“陛下,老臣有三问,陛下若答得出,老臣今夜便陪陛下醉上一醉!如何?”

看来,刘彦今天的心情,不是一般的舒爽。

近四十年的师生情谊,两人早已心有灵犀,见此状,刘彦心知吕铮又要犯颜直谏,如孩童般嘴一噘,坐回了吕铮对面,“老师,有何问呐?”

吕铮嘿嘿一笑,轻吹了一口茶,见其太热仍不能下口,便放下茶杯,温和地问道,“第一问,陛下当年为何要决心遏制世族啊?”

听完这问题,刘彦哈哈大笑,说道,“哎呦,我的老师,您若想与徒儿纵酒言欢,直言便是,不必用如此简单的问题相问吧?哈哈哈!”

随后,刘彦如同背口诀一般说道,“遏制世族,自然是因其权力过大。于中央,法不得以宣、令不得以传;于地方,世族勾连纵横,为害为祸。如果任由世族做大,若干年之后,我大汉帝国恐怕又是一个春秋战国啊。”

吕铮哈哈一笑,“错,大错特错啦”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