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隆万盛世 > 246勋贵的生存之道

246勋贵的生存之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徐邦瑞对于郑氏获得诰命并不着急,主要原因也正是因为他已经知道了官员们的打算。

而现在变得有点着急,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儿后续发酵的影响,开始有点不受他掌控了。

在魏国公徐鹏举见到刘采希望他能够给徐邦宁开后门,安排他进南京兵部衙门后,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刘采严词拒绝了他的请求。

不仅拒绝徐鹏举的请托,刘采甚至还在劝他更改主张,按照朝廷的宗法制度来做,警告他如果真的更加疼爱幼子,就更该早些打算,给他安排个合适的位置,别让两兄弟因为承袭这事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面对这么尴尬的场面,魏国公徐鹏举只好暂时退步,答应送两个儿子去兵部学习。

虽然效果不理想,但是徐怀还是很快恢复过来,继续开始讲述前些天南京城里发生的事儿。

原来那日魏国公徐鹏举找到南京兵部尚书刘采,目的其实就是想送小儿子徐邦宁去兵部学韬略,为将来袭爵掌军做准备。

刘采所在的衙门就在南京,自然听闻过魏国公府上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

虽然他和徐鹏举表面关系还不错,可是文官向来都不怎么把勋贵看在眼里,对于徐邦宁的事儿,他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对于那份京城送来的诰命,刘采是不认同的。

对此结果,刘采才点头答应下来。

只是在徐鹏举回到家中叫来两个儿子后,徐邦瑞对此自无不可,而徐邦宁则明确表示拒绝。

他哥的性格使然,并不如他那么在外面飞扬跋扈,现在整个南京城里的公子哥们大多都是跟在他屁股后面跑,很是威风八面。

这样的生活环境下,让他进衙门里学习,他当然是不答应的。

好好的纨绔不做,去做什么芝麻官啊。

实际上只要知道事件来龙去脉的文官,都不会同意给郑氏封诰命。

显然,魏国公府上的诰命其实就是他们欺骗朝廷骗来的。

只是看到木已成舟,南京官场上的大人们都选择了沉默,毕竟事儿涉及的主要还是魏国公爵位的承袭。

就目前看,徐鹏举还活蹦乱跳的,根本扯不到那上面去。

等真的要确定魏国公世子的时候,只要朝廷不认可徐邦宁的嫡子身份就好了,依旧由庶长子徐邦瑞继承爵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