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545节

走进不科学 第545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在1861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关于电磁理论的论文,这篇论文的标题叫做《论物理的力线》。

他正是在这篇论文中,把物质中的磁场推广到了以太。

小麦认为磁场是以太这种特殊介质中的一排排漩涡,有了以太,就很好地解释了与以太相对静止的绝对空间。

如今这个时间线虽然被徐云鬼使神差的歪了波楼,但受到影响的只是小牛的绝对时空观,而非以太。

后世有很多人常常会把小牛的绝对时空观和以太认为是一个概念,但实际上它俩是分别阵亡在老爱手中的。

接着在1800年,托马斯·杨发现了光的干涉现象以及光的偏振性。

这个实验彻底让波动说力压微粒说,成为光本质的主流学说。

当时物理学家对光波的认识还停留在机械波的概念上,太空中没有任何介质,遥远的恒星发出的光却仍能到达地球。

基于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的特性,当时的人们认为,必然存在某种介质在太空中承载了光的传播。

于是乎。

用普通读者能听得懂的话来说,那就是:

狭义相对论与以太相关。

而广义相对论与牛顿的绝对时空相关。

广义相对论在狭义相对论提出后20年才发表。

简单明了.jpg。

以太再一次以介质的身份登上了科学史的舞台。

它绝对静止且充满宇宙各个角落,充当了光波与力传递的介质。

如果没有以太当时的经典物理学就不能自洽,将会面临坍塌的风险。

所以当时物理学家普遍认为,以太绝对存在且不可撼动。

其中的典型代表不是别人,正是徐云身边的小麦。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