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科举为官指南 > 科举为官指南 第25节

科举为官指南 第25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商人重利,哪个商人愿意看见自己花了上万两,而同行一分银子不花,就能占尽便宜呢?

而且大周朝没有专利权的说法,但是像这种窃取方子直接售卖的行为官府也是会监管一二的,如果上诉也是会受理的,举报之后,再打点一下关系,最后肯定能让那占便宜的人付出代价来。

再者,杨云清他对这些商人的保密手段还是十分放心的,他们肯定比他自己这个半路才适应古代生活的半土著懂得多不少,他当时开铺子建厂招工那么久,方子都没有泄露出去,现在方子在那些精明的商人手中,泄露的可能应该会很小。

现在就能靠着这些方子赚了这几十万两,以后等消息再扩散开一点,到时候来祁县的商人肯定会更多,那个时候,就又能接着躺赚上百万两。

杨云清他现在用银子的地方也不多,而这些银子也都是卖方子得来的。那些方子虽然有很多地方都是他根据现代所学的知识调试出来的,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真正属于现代那些把这些发明出来的人,属于那片时空的,他所接受的教育让他不能心安理得的把这些真正视为己有。

这次去祁县的商人还有各府的下人本来就不少,每个人都买了大几千两,但是最后京中也不过是只有一小撮人拿到了这些东西,还有不少人因为没有抢到正急的剁椒呢!

而这个时候,又有更大的一大批的人去往了祁县,准备大肆采买一通。

这些情况,一直呆在府学的杨云清毫不清楚,他还是继续着他每天看起来十分枯燥的读书生活。

到了五月的“田假”时,杨云清他因为嫌一来一回太耽误时间,便没有回去,不过那段时间,和海伯之间写信倒是十分频繁。

京城那边虽然一直有不少商人到祁县那边采买许多货物回去,但是依旧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目前还是只有极少数人才买的到,不过手里持一把镜子俨然已经成了京城上层社会的风尚,许多小娘子都会花费大把月银来买镜子香皂这些小东西。

而且银子放在就只是银子,花不出去也没有什么意义,杨云清他在现代的时候,对金钱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欲望,一向看的不重。这个也大概是因为家庭原因吧,他从未因为钱财烦忧过,自然也不会对金钱太过在意

所以杨云清他打算把这些银子除了留下一部分外,其余的就用到祁县的百姓身上,以后自然也会扩散到其他县城。

首先他先写信给海伯,让他将十万两捐给县衙,留作以后县城里修建沟渠大坝、抚恤孤老等民生建设上面去,不过这个每一笔支出自然都需要县衙那边详细记录下来,防止贪污。

其次是再花五万两在县城里修建一座藏书楼,允许任何人进入免费读书甚至借阅。杨云清他比较幸运,穿越过来的这具身体的身份是个富家子弟,虽然家中所剩钱财不多,只有一千多两,但是比起很多农家子还有县城里普通家庭条件的读书人,可以说是幸福的多,从未有买不起书的情况。

至于那几种酒,自然也在京城掀起了风潮,不过因为运输有些困难,路上损坏的也有不少,最后这些酒的量每次到的货都很少。但也因此,比起那些在小娘子中异常火爆的镜子香皂等,这些酒在那些好酒之人的眼里,可是珍稀多了,许多人好不容易买回去,根本就舍不得喝。

再者,在祁县那边签订的契书上,最多只能涨价五倍,这样的情况下,比起镜子肥皂香皂等好运输的货物,这些酒也就不值一提了,有运酒的功夫,还不如多运几面镜子,多拉几车香皂回去呢!所以每次愿意运酒回京城的商人是寥寥无几。

不过因为有了祁县那边建厂时的经验参考,再加上赶进度,这个时候,京城那边的工厂也快要建好了,再过个半月,一切就能准备就绪,开始招工了,到那时,京城这边的商人和各府的下人也不必一来一回花上一个多月去祁县了。

而且,除了京城这边,海伯他也陆续接待了几个其他县城的要来求签订契书办厂的商人,短短几个月,便赚了几十万两。

杨云清他对此情况乐见其成,当然他也没有担心后续会有方子泄露的风险。他当时在契书中以防万一,还加上了不得将方子转卖这一条,而且每个签订契书建厂的商人都会被登记到一个册子中,然后册子再发给其他商人。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哪一家没有从祁县这边买了方子便开始建厂售卖,就很容易被举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