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聚宝盆中的大明 > 第45章 缺了什么?

第45章 缺了什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抗日战争,华夏人死伤沈籍,但民族认同感凝聚起来了。中华大地上反抗不断,无数仁人志士抛头胪洒热血,就为赶走侵略者。

民族认同感绝不可小觑,因为他一旦成形,不但抵抗者有,包括伪军在内的沦陷地的老百姓都有!

所以伪军才那副鸟样,打谁谁不行;才没有变成明末清初时的洪承畴军、吴三桂军,为新主子掉转枪头攻城掠地,杀自已人如麻!

伪军的表现也从侧面说明了,小日本想复制满清的道路破产!

光这一点,后世的果粉贬低土军便可以休矣。

国军带兵的方法还是祖宗传下来的老一套,以恩义和金钱为纽带得手下效忠。该吃空额吃空额,该喝兵血喝兵血。

要说他们不知道这样会带来的弊端吗?

并不是!

国军将领好多都是高素质人才,国党内也不乏有识之士,可他们的信仰是什么?是权力,是金钱!

看看,和如今大萌的将军们有什么两样?

只要学过党史的人都知道,土党所领导的敌后抗战,其最大最根本的贡献并非是杀了多少多少小日本、顶住了多少多少日本军队,最根本在于从根儿上掐住了小日本****的“命门”。

叶宰清楚地记得一组数据,1940年,吕正操将军算过一笔账:

敌人在冀中平原兵力为18300人,每年需为此消耗两万万元。而敌人能取得多少呢?在180个敌据点中,按每个据点中每个敌人平均取得十万元,也不过一两千万而已。

这笔帐,才是整块战争的胜负关键所在,也是敌后抗战的精髓所在!

不是消灭了多少敌人,也不是打了多少场正面决战,而是浇灭了小日本“以战养战”的妄想,和他们拖消耗,让他们自行崩溃。

关于两军的对比,后世的叶云程在党史和军史上学得够多了,所以他抓住了最重要的症结——信仰!

然而,信仰不是那么好养成的。

土军的信仰便是各种机缘巧妙结合下的产物!

鸦片战争,让华夏人受尽了屈辱,但也启发了民智,逐渐摒弃了腐朽的王朝统治;

东南互保,在给满清掘墓的同时,也点燃了共和之光;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